外科急症现场处理:烫伤、创伤止血的黄金 5 分钟怎么做?

外科急症现场处理:烫伤、创伤止血的黄金 5 分钟怎么做?
作者:郭绍英    单位:蓬安县河舒中心卫生院
7224

在生活中,意外总是不期而至,烫伤、创伤等外科急症时有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数千万人因各类创伤和烫伤就医。而在事故发生的最初 5 分钟内,科学有效的现场处理,往往能极大地减轻伤害程度,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在这 “黄金 5 分钟” 里,烫伤、创伤止血该怎么做。

一、烫伤的黄金 5 分钟处理

当烫伤发生时,皮肤组织会因高温而迅速受损,及时处理能够降低烫伤的严重程度,避免二次伤害。烫伤后,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 “冲”,即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部位 15 至 30 分钟。水流温度以 15℃ - 20℃为宜,这样可以快速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阻止高温对皮肤组织的持续损伤。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冰水冲洗,因为过冷的温度可能会造成局部血管强烈收缩,导致组织缺血,反而加重损伤。

完成冲洗后,进入 “脱” 的步骤。在保证伤口不受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小心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切勿强行撕扯,可用剪刀小心剪开周围衣物,保留粘连部分,以免将烫伤部位的皮肤一同撕下,加重伤情。

随后是 “泡”,将烫伤部位浸泡在 15℃ - 20℃的凉水中,继续降温。浸泡时间一般为 15 - 30 分钟,这有助于进一步缓解疼痛,减轻组织损伤。对于大面积烫伤患者,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体温过度下降引发其他问题。

接着进行 “盖”,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保鲜膜轻轻覆盖烫伤部位。覆盖的目的是减少外界细菌污染,避免感染。不要在烫伤处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物质,这些不仅没有治疗作用,还可能掩盖伤口情况,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最后是 “送”,完成上述处理后,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尤其是对于深度烫伤、大面积烫伤患者,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二、创伤止血的黄金 5 分钟处理

创伤导致的出血如果不能及时止住,可能会因失血过多危及生命。根据出血类型和伤口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对于较小的伤口,可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纸巾等按压在伤口上,施加适当压力,一般按压 5 - 10 分钟即可止血。按压时要保持力度均匀,不要频繁松开查看止血情况,以免影响凝血过程。

当伤口较大、出血较多时,加压包扎止血法更为适用。先在伤口上覆盖多层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料,然后用绷带或布条适度加压包扎。包扎力度以能止血且不影响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为宜,可通过观察手指或脚趾的颜色、温度来判断。如果包扎后肢体出现苍白、麻木、发冷等情况,说明包扎过紧,需要适当放松。

对于四肢动脉出血,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应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或布条,绑扎在伤口近心端(靠近心脏的一端),上肢出血绑扎在上臂的上 1/3 处,下肢出血绑扎在大腿的中部。绑扎前,需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布料,避免损伤皮肤。止血带绑扎时间不宜过长,每间隔 30 - 60 分钟应放松 1 - 2 分钟,防止肢体因长时间缺血坏死。同时,要在明显位置标记止血带绑扎时间,以便后续医护人员了解情况。

三、急救误区需警惕

在进行外科急症现场处理时,有一些常见误区需要避免。比如,烫伤后涂抹牙膏,牙膏不仅不能降温止痛,还会使热量散发不出去,加重烫伤程度;创伤止血时使用泥土、香灰等止血,这些物质中含有大量细菌,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过度抬高受伤肢体,可能会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伤口愈合等。

掌握外科急症现场处理的正确方法,在烫伤、创伤发生的黄金 5 分钟内进行科学应对,能为伤者争取生机,降低伤害。希望大家都能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在意外来临时,成为守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 “第一卫士” 。

2025-08-0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