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病变,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蒂长短不一。除了科学的治疗外,护理也很关键。
子宫内膜息肉的危害
阴道不规则流血:如果息肉突入宫颈管内,容易发生感染、坏死,从而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同时还会带有恶臭的血性分泌物。而较小的息肉多无不适,所以较难发现。
月经不调:子宫内膜息肉可引起女性月经紊乱,或是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出血量时多时少,也有的会出现出血淋漓不净的现象,从而对女性健康很不利,尤其是出血不止或是血量多时,容易引起贫血。
流产: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对生育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仅可以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而且还会干扰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对精子存活和受精卵着床都可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可导致流产。
导致并发症:子宫内膜息肉常并发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引起这些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排卵障碍,高雌激素血症可引起内膜持续增生,缺少孕激素时,子宫内膜则无法正常转化。
不孕:子宫内膜息肉可引起不孕,当息肉充塞宫腔时,会妨碍精子和孕卵的存留和着床,还可影响胎盘植入和胚胎发育。如果合并感染,还可改变宫腔内环境,从而不利于精子和孕卵的成活。合并输卵管或卵巢炎时,则会导致梗阻性或无排卵性不孕。
科学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①护士热情接待患者,为其介绍入院流程、病房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紧张感,尽快适应住院环境。②收集患者资料,全面评估患者状况,使用通俗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影响因素、手术方法、术后复发及预防等,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③术前1天访视患者,为其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麻醉方式及手术成功案例,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教会其放松方法,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避免因担心手术和麻醉产生应激反应。
术中护理:①手术开始前,调整手术间温度为25℃,湿度为40%~60%,使用控温毯将温度设置为36℃进行预热[2]。②检查器械、药品是否备齐,患者入室后取舒适体位,注意避免压迫腘动脉及腓总神经,询问患者的自觉感受,如有不适及时进行调整。③术中患者双下肢用护腿垫包裹固定,肚脐以上用棉被保暖。器械护士提前上台,熟练安装宫腔镜器械,遵医嘱准确传递手术用品,以加快手术进程。
术后护理:①术后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间隔30 min一次共监测12 h。若出现寒战、体温下降,及时采取保暖措施,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②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8h,将头部偏向一侧,预防头痛或呕吐物引起窒息[3]。术后6h可给予少量饮水,待排气功能恢复后可进食流食,逐渐转变为半流食和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③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3天,控制用药剂量和静脉滴注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用其他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心理护理:术前为患者讲解成功治愈的病例,或让即将出院的患者现身说法,拉近患者之间的距离,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治疗信心。术后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护士主动和患者交流,通过放松训练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并发症护理。①子宫穿孔。症状较轻者表现为子宫壁穿孔,较为严重时表现为肠管、血管及膀胱等部位损伤;术后还应详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和面色,时刻鉴别是否存在腹痛、腹泻、发热、血尿等状况。②出血。由术中子宫壁血管损伤导致,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颜色变化,如表现为淡红色血水、出血量过多,应及时与医师联系,施行对症处理。③感染。应时刻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注意有无腹痛和阴道异常流液等状况。④稀释性低钠血症。与手术时间过长、膨宫压力增高、灌注液过量等因素密切相关,术后应详细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和烦躁不安,还应调整输液量及输液速度,以预防心力衰竭、肺水肿。⑤空气栓塞。为宫腔镜术后患者的罕见并发症,与气泡侵入宫腔、血管破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灌流管衔接过程中,应彻底排空管腔内空气,还应密切监测灌流液状况,若出现空气栓塞征象应暂停手术;协助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合理吸氧,静脉推注5~10mg地塞米松,必要时还应联合使用强心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若出现心肺衰竭,应及时采取心肺复苏措施。
总之,子宫内膜息肉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值得引起重视,并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相应的护理,以促进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