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关节决定健康。关节作为人体运动的枢纽,如果出现问题,轻则疼痛难耐,重则影响行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关节健康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往往在疼痛难以忍受后才选择就医,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实际上,保护关节健康并不需要复杂的医学治疗,从生活细节开始就可以更好地做好关节保护工作。
合理饮食,为关节提供营养支持
很多人并不知道保护关节健康和合理饮食有着密切联系,其实合理的饮食不但可以减轻关节炎症、延缓关节退化,还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所以合理饮食不可忽视。
首先要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由于关节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蛋白质,所以适量摄入可以为关节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如鱼类、瘦肉、豆类等。其次,钙元素和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骨骼健康生长,如果身体缺乏这两种元素就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等不良症状,进而影响关节功能,所以要适当食用牛奶、鸡蛋、深海鱼等食物,同时每天晒30分钟左右太阳来促进身体维生素D的合成。最后,Omega-3脂肪酸具有十分有效的抗炎作用,可以达到减轻关节疼痛的目的,而三文鱼、亚麻籽以及核桃中都含有这类物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对这些食物的摄入很有必要。
此外,抗氧化物质可以进一步减少自由基对关节的损伤,所以食用柑橘类水果、深色蔬菜等食物是不二之选。
科学运动,增强关节稳定性
科学运动是保障关节健康的有效手段,但错误的运动方式则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日常运动不仅要做到适量,还要做到充分热身。
首先,我们要结合自己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对于腿部肌肉不发达的人群来说,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会相对较大,所以可以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在提升关节灵活性的同时,降低关节磨损程度。其次,在运动之前应做好各项热身活动,以此避免由于突然活动对关节造成的损伤。体转拉伸、开合跳、扩胸运动等都是热身的良好选择。但对于已经出现关节损伤的人群来说,要尽量避免选择对关节冲击较大的热身项目以及运动项目,如登山、跑步、跳绳以及球类运动等,以免加重损伤。
调整姿势,减少关节负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错误的身体姿势会在不知不觉中为关节增加负担,长时间低头玩手机、长期伏案工作等情况都会加重颈椎和肩关节损伤,而跷二郎腿这一生活常见姿势则会对髋关节与腰椎健康造成影响。由此可见,错误的身体姿势会在无形中影响关节健康,因此我们应正确调整姿势。
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要确保背部挺直,保持坐姿时要将双脚平放在地上,必要时可以采用腰靠垫来缓解腰部压力,而在站立时也要避免腰部单侧受力过多,尽可能将全身重量平均分布在双腿上。当然,在搬重物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弯腰,而是屈膝,借助双腿的力量来搬运重物,能够进一步减少关节负担,同时也可以避免腰部损伤。
控制体重,减轻关节压力
超重人群的肌肉骨骼系统往往不平衡,这会大大降低关节稳定性,增加身体受伤风险,因此体重超标也是诱发关节损伤的一大因素。从膝关节健康方面来看,身体每增加1kg体重,行走时膝关节所要承受的重量会增加3-4kg,而在跑步时则可能会增加到10kg。
因此,在我们每天的日常活动中,关节所要承受的压力是无法想象的,尤其是对于超重人群来说。基于这一问题,超重人群应做好减重工作,将科学饮食与适度运动相结合,采用低热量、高营养的饮食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自然且循序渐进地减重,从而有效避免体重反弹,为保护关节健康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