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英雄”学救命“混天绫急救法”

跟“小英雄”学救命“混天绫急救法”
作者:胡雪莲   单位:资阳市人民医院
830

夏日的公园,退休的王爷爷正慈爱地看着4岁的孙子豆豆开心地吃糖葫芦。突然,豆豆的咀嚼声戛然而止。小脸瞬间憋得通红发紫,眼睛惊恐圆睁,小手死死抓住喉咙,发不出任何声音,身体痛苦扭动——一颗山楂核完全卡死了气管。

“噎着了?吐出来。”王爷爷魂飞魄散,下意识想用手去抠孙子的嘴。窒息抢救,分秒必争。黄金时间只有几分钟。

千钧一发之际,慢跑的年轻爸爸李强冲了过来。看到豆豆无法呼吸、咳嗽、说话、脸色紫绀,他立刻判断是完全性气道梗阻。

“王叔。别抠。让我来。”李强声音沉稳,瞬间想起急救培训学的海姆立克法——它像哪吒的混天绫,能捆住“死神”,冲出卡喉“妖怪”。

“混天绫急救法”,即刻出手——

站稳抱紧:李强立刻从背后环抱住瘫软的豆豆,双脚前后站稳,双臂如“混天绫”紧箍其腰(上腹部)。

找点握拳:左手快速找到豆豆肚脐眼上方两指宽(约5cm)处。右手握拳,拇指关节(拳眼)抵住该点。

包拳猛冲:左手包紧右拳,用力、快速、果断地向内(朝自己)、向上冲击豆豆腹部。动作干脆利落。目标:利用腹部压力形成人工咳嗽,把异物“顶”出气管。

重复冲击:一下、两下、第三下,“噗——”一颗山楂核应声飞出。“哇——”豆豆终于吸入空气,爆发出响亮的哭声,脸色渐缓。

赶来的社区医生张大夫检查后,高度赞扬李强:“非常标准及时。这就是海姆立克法,‘混天绫急救法’很形象。窒息时用手抠是大忌,只会把异物推更深。”

张大夫现场科普关键点——

救婴儿(1岁以下):禁用腹部冲击。

拍背5次:让宝宝脸朝下、头低于胸趴在你前臂/大腿,用手掌根部用力拍击其背部(两肩胛骨中间)。压胸5次:若无效,小心翻转为脸朝上、头仍略低,用两指快速按压其胸部正中央(乳头连线中点下方)。循环:交替进行拍背5次和压胸5次,直至异物排出或宝宝失去反应(立即开始婴儿CPR并呼救)。

救孕妇/肥胖者:冲击胸部。

冲击位置改为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力方向向内(直对脊柱)、向上。

自救:弯腰顶硬物。

用椅背、桌角等硬物边缘顶住自己肚脐上方,身体快速、用力向下向前压,模拟冲击。

张大夫面色凝重,再次强调了海姆立克法的核心原则——

快:识别窒息(无法呼吸、咳嗽、说话、脸色发紫)后,立即行动。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犹豫就是放弃生命。

准:位置要准(成人/儿童:肚脐上两指;婴儿:禁用腹部,用拍背压胸;孕妇/肥胖者:胸骨中点)。

别抠:严禁用手伸入喉咙掏取异物。这是极其危险且无效的做法。

如果患者在施救过程中失去意识、停止反应,立即停止冲击。小心将其放平,火速拨打120。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从胸外按压开始,每30次按压后,检查口腔如有可见异物小心取出,尝试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

施救后须就医。即使成功排出异物,冲击过程可能造成腹部或胸部脏器损伤(如肋骨骨折、内脏挫伤等)。患者仍需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和必要的后续处理。

勤练习。看百遍不如练一次。参加正规的急救培训机构(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的课程,在专业指导下使用模型进行反复练习,是关键时刻能够正确施救的保证。肌肉记忆比理论记忆更可靠。

李强分享了好记口诀:喉咙卡住别慌张,背后抱紧稳当当。“石头”抵住肚脐上,“布”包拳头用力撞。注意,宝宝需要换方法:拍后背,按胸膛。自己卡住也别怕,桌角椅背来帮忙。

关键时刻,你也能化身守护生命的英雄,快学起来,练起来。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