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泻是非常普遍的疾病,许多父母都有所体会,要不要立刻给孩子喂药?该给孩子吃点什么?哪些情况必须送医?这些问题让不少家长焦虑又无措,实际上儿童胃肠炎多由病毒感染或饮食不当引发,盲目处理可能加重症状,而科学应对能帮孩子更快恢复。
儿童胃肠炎的诱因
儿童胃肠炎的诱因主要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点,下面为您简单介绍:
首先,在感染性诱因内,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最为常见,轮状病毒多在秋冬季节活跃,通过被污染的手、食物或玩具传播,进入肠道后破坏肠黏膜,引发呕吐和水样腹泻。诺如病毒有很强的感染性,通常会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爆发。细菌感染相对少见,多是由于儿童食用了被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污染的食物。
其次,在非感染性诱因中,饮食是主要因素,如儿童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油腻、生冷的食物,就可能因超出其肠胃消化能力而引发胃肠炎。
儿童胃肠炎的应急处理
呕吐期处理
如果孩子呕吐,家长需让孩子保持侧卧位,以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之后应暂停进食1-2小时,期间也需避免喂水。待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少量喂服口服补液盐,每次5-10毫升,每隔10分钟一次。
腹泻期处理
如果家长无法判定孩子的胃肠炎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则不应立即使用止泻药,因为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强行止泻可能导致病菌滞留体内。
怎样判断是否脱水
孩子轻度脱水时,口唇会稍干,尿量略微减少,此时精神状态尚可;发展至中度脱水时,会出现口唇干燥、哭时泪少、尿量明显减少(4-6小时无尿)、眼窝轻微凹陷;若重度脱水,则常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口唇干裂、哭时无泪、眼窝明显凹陷,甚至四肢冰凉。
科学饮食管理方案
呕吐缓解后的饮食方案
先从温凉流食开始,如米汤、过滤后的面汤等,应少量多次喂食,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再喂,此时需避免给孩子喝牛奶、豆浆等。
腹泻期间的饮食方案
选择低渣、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蒸山药泥、烂面条,也可以为孩子准备蒸苹果,蒸熟后将其捣烂成泥,因苹果泥富含果胶,有助于止泻。
恢复期过渡的饮食方案
在孩子的恢复过渡期,饮食可从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先吃些稠粥、鸡蛋羹,再慢慢加入软米饭、煮烂的蔬菜。
胃肠病的复发预防
饮食规律很重要:家长要让孩子定时定量进食,尤其要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
日常防护不可少:要勤给孩子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避免病菌经手入口。
增强体质是关键:带着孩子适度运动,促进肠胃蠕动,若孩子肠胃较弱,可在医生指导下调理,提升肠胃抵抗力。
综上所述,儿童胃肠炎虽常见,但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就能从容应对,为孩子的健康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