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血压测量:静坐、排尿、不说话

清晨血压测量:静坐、排尿、不说话
作者:​何双红   单位:渠县人民医院
2105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窗台,65岁的王叔叔已经坐在桌边准备量血压了。他想起上周医生的嘱咐:“要想血压量得准,就记住这三点——静坐、排尿、不说话。”老伴儿把血压计递过来,看着老王把袖带仔细绑上手臂,满意地点点头。

清晨量血压,为什么特别关键

清晨是血压的“敏感时刻”。医学研究发现,清晨6点至上午10点这个时段,人体血压通常会迎来一个“上升期”,此时测得数值如果超标,会比其他时间测得的血压更具警示意义。这段“晨起血压高峰”意味着你的心脏和血管正承受着更大的负担。

为什么睡醒后的血压如此不同?我们身体在睡醒前会自然分泌让血压升高的激素,为迎接新一天活动做准备。但对本身血压调节有障碍的人,这种生理性变化可能超出了正常范围,甚至在药物保护力减弱的时段悄然“失控”。

更需警惕的是,清晨血压异常与心脑血管问题紧密关联:若清晨血压经常≥135/85mmHg,发生心血管疾病及心力衰竭风险可能加倍;患中风的可能性也较常人高出近50%。这种晨峰高血压“无声的杀手”往往通过精确的晨间测量血压才能发现。

“静坐、排尿、不说话”——为什么缺一不可

要做到清晨血压监测真正准确可靠,测量前准备工作最为关键:

静坐5分钟:别急于坐下即测。清晨洗漱、穿衣等活动会升高血压水平,5分钟平静坐姿是让身体状态真正放松下来,是预防“假性升高”的必要准备。

排尿后再测:膀胱充盈不仅明显不舒服,它还会通过神经反射间接刺激血压上升。有人专门做过实验发现,排空膀胱后测量数值平均可下降5mmHg左右。

全程不说话:测量期间说话似乎并不费力,但开口本身就会轻微干扰血压波动。保持静默让气流稳定,也是确保血压计准确读数的重要细节。

开始测量,这些小技巧让结果更可靠

如何绑上袖带?它需要位置正确,松紧适度,不过度挤压;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方约2厘米处。松紧度以袖带内能容纳1~2根手指为宜;袖带过松测得的血压会偏高,而过紧则会偏低。

手臂的摆放直接影响血压读数。手臂应平放于桌面,其高度应接近心脏水平(约乳头线位置)。若手臂垂悬或高高举起,血压数值可产生数毫米汞柱(mmHg)的偏差。

测量时,双脚自然平放,保持放松的坐姿,背部轻靠在椅背上避免悬空费力;双腿不要交叉叠起。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等因素也不容忽略。

建议测量血压时,应相隔30~60秒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10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若发现清晨血压多次≥135/85mmHg,别急着自己增加药量!真正的“清晨高血压”(医学上称“晨峰高血压”)可能涉及更深层的节律问题或药物时间不匹配,这需要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排除“夜间高血压”(医学上称反勺型高血压)及“超勺型高血压”,需要心血管内科专业医生来诊断评估并制定干预方案。

学会聆听血压监测在清晨发出的讯号——静坐、排尿、不说话,这三条小建议并不神奇,却包含了对身体的足够尊重与耐心。它帮助我们获取到最接近真实的数据,为保护血管健康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扎实依据。当你用从容而科学的方式监测血压的时刻,你也真正握住了健康的脉动。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