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有效的护理是影响患者恢复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主要对宫颈癌患者及家属梳理了一些简单易懂的护理常识,方便其应对疾病,提升生存质量。
心理护理
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比较多见,护理人员应该对其耐心聆听,为其提供心理安慰,减轻其心理压力。为患者讲述成功治愈患者的案例,提升患者的信念,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患者免疫力的提升与治疗效果。
生活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提高患者体格,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劳累,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等,促进身体健康。生活护理也是宫颈癌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患者通过合理膳食能补充身体充足营养物质,促进机体康复。患者可通过多休息来降低身体疲乏状态,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患者身体可在适当锻炼中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功能。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确保患者自身生活护理保障。
治疗护理
术前做好各种检查,指导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后观察创口,预防感染,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放化疗期间,注意患者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做好口腔、皮肤等护理,预防感染。治疗护理是宫颈癌护理的重点工作内容。手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护理对取得手术成功及患者恢复健康有重大意义。放化疗也是常用宫颈癌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宫颈癌患者的病情变化,如阴道出血、白带异常(白带增多、有异味等)、疼痛等,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则提示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发现异常后需及时汇报医生,以便给予患者及时处理。要注意测量和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每天至少测量2次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可能提示感染、休克等问题,如发热可能提示感染,血压下降可能提示大出血。护理人员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异常问题。如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应及时检查和观察其出血情况,当情况危急时须及时协助患者止血。如患者疼痛严重,应及时为其进行止痛处理,同时安慰患者,稳定其情绪。
康复指导
宫颈癌患者出院后,康复指导是帮助其回归正常生活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通常每3~6个月进行一次,包括妇科检查、宫颈涂片、HPV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复发或转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同时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宫颈癌的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性生活中注意避免不洁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机会。另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情也是康复的重要保证。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家属经常保持交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康复指导与随访,定期回访患者,追踪其身心健康状况,及时解决问题,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康复过程,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其恢复生活信心。
希望本文能让患者和家属对宫颈癌的护理有更明确的了解。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身心变化,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相信在医护人员及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一定能战胜病魔,走向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