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产科最凶险的急症,警惕这些信号

羊水栓塞——产科最凶险的急症,警惕这些信号
作者:陈洁   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麻醉手术部
66

“前一秒还好好的,突然就呼吸不过来了……”

这是许多羊水栓塞幸存者的真实描述。作为分娩过程中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羊水栓塞虽然罕见,却可能瞬间危及母婴生命。它来势汹汹,难以预测,但了解它的表现和应对方式,能帮助准妈妈和家属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产科死神”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FE)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包含胎儿毛发、胎脂、胎粪等物质)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过敏反应、肺动脉栓塞、全身多器官衰竭等一系列危重症状的罕见并发症。  

发病率虽低,但极其凶险

概率:约1/4万至1/8万分娩(不同国家数据差异较大)。  

死亡率:高达20%至60%,幸存者中约50%出现永久性神经损伤。  

高发阶段:分娩中或产后30分钟内,偶发于剖宫产、羊膜穿刺等操作时。

为什么会发生羊水栓塞

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母体血管屏障破损:分娩时子宫收缩过强或宫颈裂伤,羊水通过破损血管进入母体。  

免疫过敏反应:羊水中的胎儿成分触发母体全身炎症反应,类似严重过敏。  

高危因素:高龄产妇、多胎妊娠、胎盘早剥、羊水过多、急产或催产素使用不当等。

羊水栓塞有哪些症状

羊水栓塞来得非常快,症状也很严重。妈妈们可能会突然感到:

寒战:身体不停地发抖,好像很冷一样。

呼吸困难:喘不上气,好像有人掐住了脖子。

抽搐和发绀:身体抽搐,皮肤变得青紫。

血压急剧下降:血压突然变得很低,可能会休克。

警惕这些症状

羊水栓塞往往突然发作,进展极快,典型表现为:  

第一阶段(急性缺氧):突发呼吸困难、紫绀、血压骤降、抽搐、昏迷。  

第二阶段(大出血):子宫收缩乏力、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凝血功能崩溃)。  

不典型症状:寒战、烦躁、恶心等,易被误认为普通分娩反应。

医生如何抢救

羊水栓塞是产科急症,需多学科团队协作,抢救核心包括:  

维持呼吸循环:气管插管、吸氧,甚至ECMO(人工肺)。  

抗过敏、抗休克:大剂量激素、肾上腺素。  

纠正凝血障碍:输注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  

紧急分娩:迅速取出胎儿,必要时切除子宫止血。

能预防吗?如何降低风险?

目前无法完全预防(因机制不明),但可采取以下措施:  

规范产检:监测胎盘功能、羊水量,识别高危因素。  

谨慎干预:避免不必要的催产或人工破膜。  

选择有资质的医院:确保突发情况能快速响应。  

给准妈妈的安心建议

羊水栓塞虽可怕,但极其罕见,过度焦虑反而不利健康。建议:  

了解知识,但不必自行“对号入座”。  

信任医生,及时沟通分娩中的异常感受。  

关注产检报告,但避免过度搜索负面案例。  

羊水栓塞虽然凶险,但发生率并不高。准妈妈们也不必过分惊慌,只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做好产前检查,并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警惕,及时告诉医生自己的不适感受,就有可能避免或减轻羊水栓塞的危害。愿每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分娩期,迎来健康的宝宝。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