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与核磁检查前必知的注意事项

CT 与核磁检查前必知的注意事项
作者:黄月媚   单位: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4217

当医生开具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单时,许多患者会因对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的陌生而感到焦虑。CT的辐射风险、核磁的金属禁令、检查前的饮食禁忌……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文将从检查原理出发,结合临床案例与权威指南,为您梳理CT与核磁检查前的关键注意事项。

一、CT检查:辐射与效率的平衡术

1.空腹要求:并非所有CT都需要“饿肚子”

腹部/盆腔CT:需空腹4-6小时,避免肠道内容物干扰图像。例如,一名因腹痛就诊的患者未空腹进行腹部CT,肠道内食物残渣掩盖了阑尾炎症,导致误诊。

增强CT:必须空腹4小时以上,防止注射碘造影剂后呕吐引发呛咳。某医院曾发生患者因未空腹导致造影剂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的案例。

头部/胸部CT:通常无需空腹,但需摘除头部金属饰品(如发卡、耳环)和胸部金属物品(如内衣钢圈)。

2.过敏史告知:碘造影剂的“隐形风险”

增强CT需注射含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发生率约0.1%-0.5%。若您有海鲜过敏、碘过敏史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务必提前告知医生。例如,一名患者隐瞒碘过敏史,注射造影剂后出现喉头水肿,经紧急抢救才脱离危险。

3.金属物品:CT室的“隐形杀手”

项链、钥匙、手机等金属物品会产生伪影,干扰图像质量。某患者因未摘除腰带金属扣,CT显示腰椎“骨折”假象,险些接受错误手术。

特殊人群注意:孕妇(尤其孕早期)尽量避免CT检查;儿童需在镇静下完成,以减少运动伪影。

4.检查中的配合:呼吸与静止的“艺术”

胸部/腹部CT:需按提示吸气、屏气。例如,一名患者未配合屏气,导致肺部CT图像模糊,需重复扫描。

增强CT注射时:可能出现短暂发热或口中金属味,属正常现象;若出现呼吸困难、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示意医生。

二、核磁检查:磁场与金属的“生死博弈”

1.金属禁令:绝对禁忌与相对禁忌

绝对禁忌:体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金属动脉瘤夹、眼球内金属碎片等。2018年某医院曾发生患者隐瞒心脏起搏器病史强行检查,导致设备故障并引发心律失常。

相对禁忌:幽闭恐惧症、妊娠早期(3个月内)、文身(含金属颜料)。例如,一名背部有大面积黑色文身的患者未告知医生,检查后出现皮肤灼伤。

2.衣物与妆容:隐藏的金属“陷阱”

需穿无金属配饰的宽松衣物,去除假牙、发卡、磁卡等。某患者因未摘除含金属的文胸搭扣,导致胸部MRI图像严重伪影。

避免化妆:部分化妆品含金属微粒(如氧化铁),可能引发灼热感。一名女性患者因涂抹含金属成分的防晒霜,检查后面部出现红斑。

3. 检查中的挑战:噪音与静止的“耐力赛”

噪音:MRI检查时会发出“咚咚”声,最高可达110分贝。医院通常会提供耳塞或耳机,但仍有患者因噪音焦虑无法完成检查。

静止要求:头部检查需保持15-30分钟不动,关节检查需配合特定姿势。一名儿童因无法保持静止,需在镇静下完成检查。

4.特殊准备:肠道与呼吸的“预演”

腹部MRI:检查前需排便,避免肠道气体产生伪影。例如,一名患者未清肠进行盆腔MRI,肠道气体掩盖了子宫肌瘤,导致漏诊。

腹部呼吸训练:需练习15秒憋气,以配合扫描节奏。某患者因未提前训练,检查中频繁呼吸导致图像模糊。

三、CT与核磁的“共性规则”

1.病史告知:医生的“决策钥匙”

需向医生提供详细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近期手术史、怀孕情况等。例如,一名糖尿病患者未告知肾功能不全,增强CT后出现造影剂肾病。

2.检查后护理:造影剂的“代谢之旅”

增强CT/MRI:检查后需多喝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肾功能正常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肾功能不全者需密切监测。

观察迟发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水肿等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3.心理建设:从焦虑到放松的“转变”

幽闭恐惧症患者可提前与医生沟通,必要时使用镇静剂。例如,一名患者通过服用镇静剂顺利完成头部MRI,避免了重复检查。

儿童或不配合者需在镇静或麻醉下完成检查,以确保图像质量。

结语:细节决定成败

CT与核磁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是确保检查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隐形防线”。从空腹要求到金属禁令,从过敏史告知到心理建设,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诊断的精准与治疗的及时。记住:您的充分准备,是医生“透视”疾病的“最佳助手”。检查前仔细阅读预约单说明,携带既往影像资料,如有不适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则是健康守护的关键一步。

2025-08-0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