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硝酸酯类药物及其他药物应用知识知多少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硝酸酯类药物及其他药物应用知识知多少
作者:盘艳君   单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3927

冠心病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作过程中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让人难以忍受,而规范用药是缓解症状、预防发作的关键。其中硝酸酯类药物是缓解心绞痛的“急救利器”,但很多老年患者在用药时存在“不敢用、用不对”的问题,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硝酸酯类药物及其他药物应用知识:

一、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是利用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荷,快速缓解心绞痛症状,属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常备药”。其中硝酸甘油片是心绞痛发作时的首选急救药,患者需舌下含服,每次1片,含服过程中不可吞咽,使药物舌下黏膜快速吸收,2-3分钟起效,5分钟内疼痛未缓解可再含1片,含服过程中如果出现头痛、面部潮红属于正常反应,多数人会逐渐适应,但是出现头晕、心慌现象,代表血压下降,需立即平卧休息;硝酸异山梨酯片常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口服每次5-10mg,每日3次,饭后服用,作用持续4-6小时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是长效制剂,适合长期控制病情,每日1次,每次40mg,整片吞服,药效可持续12小时以上。

老年患者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长期连续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身体容易产生耐药性,解决方法是“留空窗期”,长效药每天固定时间服用,使血液中药物浓度有12小时的“低谷期”;老年人血管调节能力差,硝酸酯类药物扩张血管容易导致血压骤降,用药后坐下或躺下休息10分钟,起身时缓慢站立,避免突然起身晕倒。同时硝酸甘油片易受光、热影响而失效,需避光、密封保存,保质期通常为6个月,开封后3个月内更换。

二、抗血小板药物

冠心病的本质是冠状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会引发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心梗,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风险,是老年患者长期治疗的基础药物。其中阿司匹林是最常见的抗血小板药,小剂量长期服用,一般每日75-100mg,饭前空腹服用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但是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或出血,如果出现黑便是消化道出血信号,需立即停药就医,有胃溃疡、哮喘病史的患者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常用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氯吡格雷每日75mg,替格瑞洛每日2次,与食物同服或空腹均可,需要注意出血风险比阿司匹林略高,用药期间避免受伤,手术前需提前告知医生正在用药。

老年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需要注意,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不可自行停药,突然停药会导致血栓风险骤增,甚至引发心梗,如若需拔牙或做小手术应提前与心内科医生沟通,评估是否需要暂时停药。

三、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绞痛发作,保护心脏功能,适合合并高血压、心律失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美托洛尔分普通片和缓释片,普通片每次12.5-25mg,每日2次,缓释片每次47.5mg,每日1次,建议早餐后服用,比索洛尔每次1.25-5mg,每日1次,晨起服用。

老年人对药物敏感,初始剂量宜小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突然停药容易致使心率反跳性加快,诱发心绞痛或心梗,因此需逐渐减量,同时哮喘、严重心动过缓、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禁用,下肢间歇性跛行的患者慎用。

总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治疗是“系统工程”,硝酸酯类药物是“急救兵”,能快速缓解疼痛,抗血小板药和是“主力军”,长期守护血管健康,β受体阻滞剂是“辅助军”,主要按照个体情况协同作战。

2025-08-0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