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擦伤后,你还在让创面结痂吗?

急性擦伤后,你还在让创面结痂吗?
作者:苏凤梅   单位:简阳市人民医院 烧伤整形创伤病区
1445

皮肤急性擦伤是生活中常见的皮肤损伤,擦伤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破损、出血或渗液等情况,尤其是关节处或颜面部的损伤。由于大量神经末梢暴露,擦伤后疼痛感明显,如处理不当,会延缓愈合,甚至遗留瘢痕和色素沉着,影响肢体功能或美观。目前,创面的处理方式随着医学理论不断进步而转变,有临床数据表明,现代湿性愈合方法使急性擦伤患者愈合速度比传统干性愈合方法提升 40%,采用湿性愈合的浅表擦伤平均 5.3 天愈合,疼痛减轻,瘢痕发生率下降。

人们普遍认为创面结痂是愈合的正常过程,觉得擦伤创面应暴露在空气中,尽快结痂,痂皮能像“保护膜”一样,防止外界细菌侵入,促进创面恢复。然而,这种观念并不完全准确。

干性愈合的弊端

1.创面长时间处于暴露或半暴露状态,极易被细菌和尘埃侵入造成感染。如首次清洗不彻底,极易造成痂下感染,且不易被发现,从而导致创面恶化,延迟愈合,甚至加重瘢痕的形成。

2.疼痛明显,舒适度差,皮肤擦伤造成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被破坏,局部神经末梢受损,断端裸露,任何外界刺激都可引起明显的疼痛。

3.干性愈合瘢痕和色素沉着明显,如果瘢痕生长在关节部位,给关节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瘢痕或色素生长在颜面部,会严重影响美观,带来很多心理压力。

随着医学理念的进步及患者对诊治要求的提高,湿性愈合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湿性愈合是指在创面表面覆盖能保持创面湿润的敷料,为创面创造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不依赖结痂来保护创面,而是利用湿性环境加速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移行,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湿性愈合的医学机制

上皮细胞迁移速度显著提升。

生长因子活性得以更好地保持。

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从分子层面看,湿性环境促进胶原蛋白有序排列,优化胶原比例,增加纤维连接蛋白表达。

湿性愈合的优点:

1.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湿润环境能使表皮细胞更易迁移、增殖,从而加快上皮化进程,缩短愈合时间。

2.减轻疼痛:湿润环境能保护创面的神经末梢,也不会损伤肉芽组织和新生上皮组织,减轻创面疼痛,提高舒适度。

3.降低感染的风险:闭合性敷料对外界环境的微生物具有阻隔作用,可加强白细胞的功能,有利于吞噬细胞发挥作用,增强灭菌的能力。

4.减少瘢痕形成:湿性愈合能维持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与排列,使愈合后的皮肤更接近正常状态,减少瘢痕增生。

如何选择敷料?

临床上常用敷料各有特点:

1.水胶体敷料适合浅表擦伤和低渗出伤口,吸收擦伤后组织渗出液,可维持3-5天有效作用,保持创面的湿润度。

2.泡沫敷料针对中等渗出量和关节部位效果显著,使用时需预留20%扩展空间。

3.藻酸盐敷料能有效处理少量出血的凹陷伤口,但需配合外层敷料使用。

4.硅胶敷料是面部伤口和愈合后期护理的理想选择。使用前务必确保伤口清洁,出现感染迹象立即更换处理方案。

并发症的识别与应对 

及时识别感染征兆很关键:

1.逐渐加重的搏动性疼痛。

2.创面红肿、渗液增多、异味。

3.红肿范围持续扩大,一旦发现,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流程:

①移除原有敷料。②彻底冲洗伤口。③改用抗菌敷料。④24小时内寻求专业医疗评估。

瘢痕预防

伤口愈合后立即使用硅酮制剂(如硅酮霜、瘢痕贴等),配合规律按摩和严格防晒,组合方案需持续至少6个月。

湿性愈合的注意事项:观察伤口,密切留意创面有无感染迹象,若有异常及时就医;保持适度湿润,避免敷料过湿或过干,过湿易致周围皮肤浸渍,过干则失去湿性愈合的效果;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创面周围皮肤清洁。

最后,无论是干性愈合还是湿性愈合,在临床上均需结合创面灵活运用,只有掌握科学的护理知识,才能有效处理日常急性擦伤,避免小伤变成大问题。湿性愈合理论在擦伤处理中的实践,让医学理论成果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健康生活。 

2025-07-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