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刷手机两小时,手指僵硬如木棍”,这是不少 “手机控” 的真实写照。当你长时间刷短视频、打游戏,手指频繁点击滑动后,出现发麻、抽筋甚至握不住东西的情况,可要当心了 —— 这很可能是腱鞘炎发出的 “警报”!今天就教你科学应对,保护手部健康。
一、什么是腱鞘炎?为什么总玩手机容易中招?
腱鞘炎,简单来说就是包裹肌腱的 “腱鞘” 发炎了。腱鞘像给肌腱套上的 “保护套”,正常情况下,肌腱能在里面顺畅滑动,保证手指、手腕灵活运动。但过度使用手部,比如长时间刷手机、打字、做家务,肌腱反复摩擦腱鞘,就会导致腱鞘充血、肿胀,变得狭窄,引发炎症。
如今,很多人日均使用手机超 4 小时,拇指频繁点击、滑动,承受着巨大压力。就像汽车发动机长期超负荷运转会出故障,手部过度劳累,腱鞘炎自然容易找上门。
二、腱鞘炎有哪些典型症状?别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早期腱鞘炎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认为 “手累了”,但身体其实在悄悄 “报警”:
1.疼痛与压痛:患病的手指或手腕活动时疼痛加剧,按压患处痛感明显。不少人早上起床手指僵硬,活动后稍有缓解,但很快又疼起来,拿筷子、握笔时都能感觉到疼痛。
2.弹响与卡顿:病情加重后,手指屈伸会发出 “咔咔” 声,像被卡住一样,严重时手指无法正常伸直或弯曲,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活动。
3.肿胀与结节:发炎的腱鞘会肿胀,有时还能摸到皮下硬结节,随着手指活动移动。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手部功能,甚至造成永久性活动障碍。
三、腱鞘炎护理指南: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1. 休息与制动
一旦确诊腱鞘炎,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患病部位充分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可以使用护腕、手指夹板等辅助工具,限制手部活动,减少肌腱与腱鞘的摩擦,帮助炎症消退。比如在工作、做家务时戴上护腕,睡觉时使用手指夹板固定手指,为腱鞘创造一个恢复的环境。
2. 物理治疗
热敷:每天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患处,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和肿胀。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按摩:轻轻按摩患病部位及其周围肌肉,从手腕向手指方向按摩,力度适中,以感觉酸胀为宜。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但要避免用力按压肿胀、疼痛明显的部位。
3.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或口服药物缓解症状。外用药物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云南白药膏等,直接涂抹或贴敷在患处,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口服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以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但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严格按照医嘱服用。
4. 康复锻炼
当疼痛有所缓解后,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康复锻炼,增强手部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比如握拳练习:缓慢握拳,保持 5 - 10 秒,然后慢慢松开,重复 10 - 15 次,每天进行 3 - 4 组;手腕屈伸练习:将手掌向上或向下弯曲,尽量伸展,保持 5 - 10 秒,再放松,每组重复 10 - 15 次,每天 3 - 4 组。
四、预防腱鞘炎,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
1.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减少刷手机的时长,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活动活动手指和手腕。可以设置手机使用提醒,每玩 30 分钟就停下来,做一些简单的手部放松动作,如转动手腕、伸展手指。
2.保持正确姿势:使用手机时,尽量保持头部和颈部处于中立位置,不要长时间低头。可以将手机抬高,与眼睛保持水平,减少颈部和手部的压力。打字、做家务时,也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手部过度弯曲或伸展。
3.加强手部锻炼:平时多做一些手部的伸展和力量训练,如捏握小球、练习弹钢琴等,增强手部肌肉和肌腱的力量,提高腱鞘的耐受力。
4.注意手部保暖: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加重腱鞘炎的症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手部保暖,尤其是秋冬季节,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冷水。
结语
腱鞘炎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大病,但发作起来却让人痛苦不堪。只要重视手部发出的信号,掌握科学护理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就能有效预防和缓解腱鞘炎,让双手远离疼痛,灵活自如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