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理呵护“睡着的你”

麻醉护理呵护“睡着的你”
作者:张子桐   单位:广西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804

在手术室的灯光下,患者进入深度麻醉,进入一个无意识的睡眠状态。此时,麻醉护理团队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虽然患者的意识消失,身体的各项反应依然需要精心呵护。麻醉护理并非简单的“睡一觉”,它是一个复杂、精密的过程,涵盖了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

术前准备:守护在手术开始前就已启动

麻醉护理的工作并不止步于手术开始后的药物管理,实际上,护理工作从术前就开始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麻醉护士已经在悄然为患者的安全做着准备。

健康评估:护士会协助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评估,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既往麻醉经历,确保没有影响麻醉安全的潜在风险。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会监测其心跳、血压、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并为患者连接各类监测设备,确保术中有任何异常都能立即被发现。

术前准备:术前,护士会帮助患者更换手术服、插入静脉通道、清洁皮肤等,确保一切就绪。此外,护士还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麻醉相关的注意事项,帮助减轻患者的焦虑感。

这个阶段,护士不仅仅是技术操作的执行者,更是患者心理的安抚者。通过耐心的沟通和详细的解释,让患者从容面对手术,配合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护理:时刻保护生命体征

当麻醉药物开始注入体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麻醉护理工作进入了最为关键的阶段。

麻醉护士会全程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呼吸频率等。

持续监控:麻醉护理团队通过各种仪器,时刻监控患者的心跳、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身体始终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

应对突发情况: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会发生波动。此时,麻醉护士会迅速与麻醉医生沟通,及时做出调整,比如补充液体、调节麻醉药物剂量、调整通气方式等。

术中保护: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还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确保其不会受到压迫伤害;同时保证各种管道畅通,避免因插管或输液管道阻塞导致的危险。

麻醉护理的这一阶段,是患者最脆弱的时刻,护士守护着患者的生命,确保其安全度过麻醉期。

术后护理:细心呵护苏醒过程

手术结束后,患者并不会立即清醒,而是处于一个渐渐恢复的过程。此时,麻醉护士需要监控患者苏醒时的每一个细节。

苏醒监测:护士会持续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清醒、呼吸是否通畅。若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出现呕吐、喘息等不适症状,会立即采取措施,如调整体位、给予氧气支持等,确保患者顺利恢复。

疼痛管理:手术后的患者往往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及时提供止痛药物或其他舒缓方法,确保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不受过多的痛苦。

心理支持:在苏醒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迷糊、哭闹或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此时,安抚和陪伴尤为重要。通过温柔的语言、亲切的陪伴,帮助患者平稳情绪,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术后的这段恢复期虽然是麻醉护理的“最后一关”,但也同样至关重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完全依赖于护士的细心观察和及时处理。

麻醉护理的核心价值

麻醉护理并不仅仅是麻醉药物的管理,它是一个多方面、全过程的保障工作。麻醉护士是患者在术中术后最亲密的“守护神”,通过专业的技能和贴心的服务,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不受任何伤害,顺利完成手术并安全恢复。

患者和家属能做什么

患者和家属同样可以为麻醉护理的顺利进行做出贡献:

如实告知病史:患者应向医生和护士如实告知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等,以帮助麻醉团队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遵医嘱:遵循医生的术前准备指导,落实禁食禁水等要求,以减少麻醉期间的风险。

保持放松的心态:手术前,保持冷静、放松的心态,有助于麻醉的顺利实施,也让护理人员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术后配合护理:术后,患者家属应耐心等待,不催促患者苏醒,尽量保持安静环境,给予患者充分的恢复时间。

结语

麻醉护理是一项严密、精确的医学操作,它通过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等环节,确保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和恢复。每一位麻醉护士的付出,都在默默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