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区康复护理建议

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区康复护理建议
作者:邹小惠   单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4743

老年人不仅是慢性病的高发群体,更普遍面临因衰老或疾病导致的失能风险,同时孤独感、抑郁倾向等心理问题也因子女陪伴缺失、社会角色弱化不断加重。社区康复护理作为连接家庭与社会的关键纽带,可通过多种方式,让慢性病老年患者看到生活质量改善的希望。

身体康复护理

    身体康复护理是最贴近老年人日常需求的核心环节,对于老年人而言,动起来不是追求高强度锻炼,而是通过可持续的低强度活动维持身体基本盘,每天早餐后半小时陪着老人打一套简化太极拳,或是跟着视频练八段锦里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既能活动肩颈腰背,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若老人更习惯走路,可以准备一双轻便防滑鞋,每天晚饭后在楼下慢走15-30分钟。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社区老年人的常见病,但很多老人要么记不清药怎么吃,要么觉得没症状就不用管。社区康复护理人员可每周固定时间上门或电话提醒,帮助老人将药分装进带日期格的小药盒里,在药盒上用大字号写明“饭前半小时吃”,并提醒其吃完药记得测血压、关注饮食细节、教糖尿病老人识别“隐形糖”。现在很多家庭都备有智能血压计和血糖仪,但老人常反映看不懂数字、不会记录,社区护士可以手把手教,如果连续三天高压超过140或低压超过90,就应提醒其去医院调整用药。

心理健康支持

在社区老年康复护理中,心理健康支持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却最影响生活质量的隐形防线,许多老人表面上看起来挺好的,但内心正被孤独感、无用感甚至抑郁情绪侵蚀。社区护士或心理咨询师可以每季度用简易工具走访,对于筛查出轻度情绪困扰的老人,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激活积极记忆,组织老物件故事会,让老人拿出压箱底的粮票、老照片,讲讲当年怎么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如何在工厂里钻研技术当标兵,在回忆奋斗历程中重建自我价值感,开展手指画、黏土手工等艺术治疗活动,不必追求作品多精美,重要的是让老人通过指尖的触感和色彩的搭配表达内心感受。

对于生命末期的老人及其家庭,心理支持更需要专业与温情并存,社区可以通过健康讲座普及舒缓治疗理念,不是放弃治疗,而是关注老人的舒适感,尊重他们的意愿,定期组织哀伤辅导小组,邀请心理咨询师带着家属画生命树,用艺术方式释放悲伤情绪。

营养与日常生活照护

    社区营养师上门评估时,先观察老人的牙齿状况、吞咽能力和慢性病情况,并结合个人口味进行调整;针对吞咽困难的老人,社区还会定期组织家属工作坊,现场演示软食制作四要点:食材切碎、质地均匀、温度适中、少量多次。对于骨质疏松高发的老人,营养补充不能只靠钙片,社区护士提醒子女,光补钙而不促进吸收等于白补,要让老人每天晒半小时太阳,在食物里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睡眠问题困扰着不少老年人,社区工作人员陪着老人建立睡前仪式感,冬天睡觉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分钟,泡完脚直接换上柔软的棉拖鞋,坐在床边听一段舒缓的轻音乐,对于习惯早醒的老人,白天多鼓励他们到楼下晒晒太阳,避免午睡超过半小时。

很多老人随着年龄增长,洗澡时怕滑倒、弯腰洗头费劲,社区会联合家政公司开展沐浴辅助设备教学,教子女给浴室铺上防滑垫,在墙上安装L型扶手,推荐使用坐式沐浴凳,对于弯腰困难的老人,教他们用长柄软毛刷洗后背,或者直接买带升降功能的浴缸凳。

家庭与社区联动

家属是老人最亲近的照护者,但很多时候他们缺的不是爱心,而是科学照护的方法。社区每月组织一次家属课堂,请护士手把手教一些实用技能,例如在预防压疮方面,更要注意细节:给老人垫的软枕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薄,要选那种中间有凹陷的专用枕,每两小时帮老人调整一下姿势,让受力点换个地方。

除了日常护理,家属还得学会应对突发状况,社区护士可用模拟人教心肺复苏、演示噎食急救,这些技能不是为了替代专业医护,而是为了让家属在紧急时刻能抢到黄金时间,多一份从容,少一份慌乱。

2025-08-14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