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应对便秘有何妙招

中西医结合应对便秘有何妙招
作者:蒋健   单位:会理市中医医院
2199

中西医对便秘的认识差异与互补

1.西医视角

西医认为,便秘的产生主要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肠道动力不足:在老年人中,结肠蠕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而久坐人群由于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肠道活动也会相应减缓,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肠道内容物推进速度变慢,从而引发便秘。

出口梗阻: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盆底肌协调障碍,会使排便时出口不畅,就像下水道堵塞一样,导致粪便难以正常排出。

水分与膳食纤维不足:现代人的饮食往往过于精细,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同时水分摄入也不足。这会导致粪便体积减小,质地变得干硬,增加了排便的难度。

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通过“脑 - 肠轴”对肠道功能产生影响。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干扰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进而引发便秘。

药物副作用:许多药物,如止痛药、抗抑郁药等,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抑制肠蠕动,导致便秘的发生。

在治疗方面,西医常用的药物包括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等。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引发依赖,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2.中医视角

中医将便秘归为“后不利”“脾约”等范畴,认为其病机核心是大肠传导失司,这与脾胃、肺、肾等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热秘:主要是由于肠道积热,津液耗伤所致。患者通常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伴有口干口臭、面红身热等症状。

气秘:多因气机郁滞,通降失常引起。患者会出现排便不畅、嗳气频繁、胸胁痞满等症状,情绪波动时症状可能会加重。

虚秘:可分为气血阴阳不足等不同类型。老年人常因脾虚推动无力,导致粪便难以排出;而阴虚肠燥则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屎状,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症状。

冷秘:是由于阳虚寒凝,肠道失于温煦引起的。患者会感到腹部冷痛、排便无力,伴有畏寒肢冷、小便清长等症状。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来调和脏腑、恢复肠道的传导功能。中药方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个体化调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西医在缓解便秘症状方面具有快速、精准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患者的排便困难问题。而中医则注重调理体质,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例如,西医的泻药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缓解便秘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而中药(如麻子仁丸)则可以长期调理阴虚肠燥的体质,从根本上改善便秘问题。针灸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与促动力药协同作用,增强肠道的蠕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的具体治疗策略

1.西医药物

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这类药物可以增加肠腔水分,使粪便变得松软,易于排出。由于其作用温和,适合长期使用,尤其适用于慢性便秘患者。促分泌剂(如利那洛肽):能够刺激肠液分泌,增加肠道的润滑度,改善便秘伴腹胀的症状。它可以调节肠道的生理功能,促进排便。

2.中医药物

辨证方剂——

热秘:麻子仁丸是经典的方剂,由火麻仁、大黄、杏仁等药物组成。火麻仁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大黄可以泄热通便,杏仁能够降气润肠。全方共奏润肠泄热之效,可有效改善热秘症状。

气秘:六磨汤由木香、乌药、枳实等药物组成。木香、乌药可以行气导滞,枳实能够破气消积。该方剂能够调节气机,促进肠道的通降功能,缓解气秘症状。

虚秘:黄芪汤由黄芪、火麻仁等药物组成,黄芪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火麻仁可以润肠通便。增液汤由玄参、麦冬等药物组成,能够滋阴润肠,改善阴虚肠燥的症状。

单味中药——

番泻叶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可用于短期应急,但不宜长期使用。决明子可以长期代茶饮,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肉苁蓉能够温阳通便,适用于阳虚便秘患者。

2025-08-14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