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是诺如病毒活跃期,这种病毒传染性强,易让全家感染,尤其儿童和老人更易中招。此时医院儿科常接诊呕吐、腹泻的感染患儿,给家庭带来困扰。这份预防指南助您科学应对,守护全家健康。
认识诺如病毒:狡猾的“胃肠杀手”
诺如病毒凭借高传染性和顽强生命力,成为秋冬季节急性胃肠炎的常见“元凶”。作为RNA病毒,它耐乙醚、乙醇和酸,酒精、免洗洗手液等常规消毒方式难以将其灭活。感染后潜伏期仅24-48小时,典型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部分人会出现轻度发热、头痛等不适。多数患者1-3天可自愈,但体弱、老人及免疫低下者易出现脱水,表现为口干、乏力、少尿等。值得注意的是,约30%感染者为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却能通过粪便排毒,成为重要传染源。
诺如病毒的传播路径:无处不在的威胁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粪口传播:这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病毒通过感染者的粪便或呕吐物排出,污染了水源、食物或其他物体表面,健康人通过摄入这些被污染的物质后就可能感染诺如病毒。比如在一些卫生条件不佳的餐厅、食堂,若食物被诺如病毒污染,就餐者就容易中招。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粪便、呕吐物,或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接触被感染者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在家庭、学校、幼儿园等场所,孩子们经常共用玩具、文具,如果其中有诺如病毒感染者,病毒就很容易通过这些物品传播开来。
食物和水传播: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尤其是生食或半生食的贝类,或饮用被污染的水,也是常见的感染途径。一些地区的水源受到污染,居民饮用后就可能引发诺如病毒感染的大规模暴发。
飞沫传播:在空气流通较差的场所,感染者呕吐产生的气溶胶可能被他人吸入,从而导致感染。例如在学校的教室、商场的封闭空间等人员密集且通风不好的地方,飞沫传播的风险就会增加。
全家防护攻略:筑牢健康防线
了解了诺如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保护全家健康。
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措施。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一定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双手揉搓至少20秒,确保手掌、手背、手指缝、指尖等部位都得到彻底清洁,有效去除手上可能沾染的病毒。同时,要教育孩子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减少病毒进入人体的机会。
重视饮水卫生和食品安全:喝开水或合格的瓶装水,绝对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食用蔬菜和水果时要仔细洗净,去除表面可能残留的病毒和细菌。烹饪加工食品时,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及容器处理生熟食品,防止交叉污染。确保食物煮熟煮透,特别是贝类等海产品,它们可能携带诺如病毒,只有充分加热才能将其杀灭。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卫生条件良好、信誉度高的餐厅,降低感染风险。
做好隔离防护: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了诺如病毒,应立即进行居家隔离休息,非住院患者需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至少72小时。在此期间,患者要保持个人卫生,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尤其是要避免烹饪或照顾其他老人和儿童,应单独用餐和休息。对于厨师、育婴员等特殊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在粪便排毒结束后才能返岗,以免将病毒传播给更多人。
加强清洁与消毒:保持居室通风,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电梯按钮、桌面、开关、遥控器等高频接触表面及卫生间,至少1-2次。保持厨房、餐具清洁,及时处理垃圾。若家庭成员出现胃肠炎症状,需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其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区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吃蔬果、粗粮,少吃辛辣油腻食物;保证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跳绳、篮球,可结合力量训练。通过健康生活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诺如病毒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全家齐心协力,做好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守护好全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共同抵御诺如病毒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