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系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可经(贵要静脉、头静脉、肱静脉等)穿刺置入,导管尖端送达上腔静脉。这是一种临床常用输液技术,将药物和其他治疗物直接输送到心脏附近的中心静脉中。主要用于中长期化学治疗、肠外营养输注或抗菌治疗。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感染率比锁骨下静脉导管低很多,因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此处血流量是手背静脉血流量的250倍,能瞬间稀释刺激性药物浓度,从而保护了外周静脉。
PICC的优势有:创伤小;静脉留置时间长;避免频繁穿刺;安全性高;并发症少;静脉穿刺成功率高。此外,除输送药物或治疗物外,也可用于抽血、输血、影像检查前输送造影剂等其他方面。
居家护理
(1)出院期间常规每7天维护,夏天根据情况提前更换薄膜及冲管。(2)我院门诊开设PICC导管维护,开诊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08:00~12:00、15:00~18:00;周六08:00~12:00。建议选择离家较近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导管维护。(3)保持局部清洁,不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边、松动或渗血应及时更换。(4)可沐浴但不可盆浴;沐浴前使用保鲜膜在肘弯绕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沐浴后检查有无进水,如有水及时更换。(5)留置期间,不影响穿刺手臂的正常活动,可以做一般家务:如烧菜、煮饭、洗碗、扫地等。(6)手臂可以做一般运动,如弯曲、伸展。注意避免带管的手臂使用过度:提重物不超过3Kg、避免用力拄拐;不可引体向上,避免游泳;注意衣服袖口不宜过紧。(7)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肢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者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衣袖;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衣袖;肘部关节避免剧烈运动。(8)置管一侧手臂避免测血压及静脉穿刺。(9)适当进行穿刺侧手臂活动等,增加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0)穿刺部位应适当保持清洁干燥。透明贴膜应在置入导管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以后每周更换1~2次,当贴膜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潮湿、脱落、卷边或者危及导管时应请护士予以更换;穿刺点及导管适当保护后可以淋浴,不可以游泳。
居家护理观察
每天观察自己的双上肢是否对称,如果置管侧的肢体发红、发热,有触痛时须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以排除静脉炎,从而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导致全身感染。看贴膜是否有潮湿、卷边、脱落或者危及导管时,应请护士给予更换。观察导管的肝素帽有无脱落、导管体外部分有无打褶、破损。在家期间如果需要输液,可以使用PICC导管,目前使用的导管一般都是非耐高压的,所以在进行CT检查时,不能经导管注射显影剂,否则会因不能耐受高压而致导管的损伤或破裂,尽量不在置管侧测血压。
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法
(1)不慎将PICC导管带出体外,发生移位或脱出
严禁盲目自行插回体内,应将导管反折,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将带出的导管固定,并迅速去医院就诊处理。专业护士会根据情况对导管进行修剪。除了护理人员妥善固定导管,患者也应注意观察敷料处,发现敷贴有卷边或污染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进行正确更换。
(2)置管部位发生渗液、渗血
注意检查导管是否有破裂。如果发生破裂,不能用力扯拉导管,必须保持原位,同时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后,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3)发现PICC导管中有暗红色的血液时
切忌自行用生理盐水冲管,有可能将血栓冲入静脉,到正规医院请专业医护人员充分评估后进行相应处置。若发生导管堵塞,也应由专业医护人员疏通或处理。
发生下列情况,立刻到医院就诊
敷贴松脱;穿刺侧肢体肿胀、疼痛不适;穿刺点红、肿、热、痛、渗血、渗液;皮肤瘙痒、皮疹;导管脱出、断裂;体外导管变短或消失;导管回血;置管部位发生渗液、渗血;置管侧手臂水肿,臂围增加超过 2 厘米;不明原因的寒战、高热;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
总结
学会自行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疼痛、脓性分泌物渗出等异常情况;如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注意保护、固定好PICC导管外露的接头,不要随意变动外露导管的位置,防止导管损伤或将导管拉出体外;如果不慎将导管部分拉出体外,严禁自行将导管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