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防治全攻略

心血管疾病防治全攻略
作者:李姣姣   单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0

心脏,这个拳头大小的器官,每天跳动约10万次,泵送8000升血液,是人体的“生命引擎”。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3.3亿,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不只是“老年病”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总称,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这些疾病往往悄悄发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真实案例:高先生的警示

高先生,45岁,企业高管。长期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吸烟饮酒。某天突然胸痛被送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说:“如果再晚半小时,可能就抢救不过来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心血管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哪些行为在伤害你的心脏

不可控因素

年龄:随年龄增长,风险增加;

性别:男性风险高于女性,但女性绝经后风险迅速上升;

家族史:直系亲属有心血管疾病史,风险增加。

可控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过量饮酒;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高盐、高脂、高糖);长期精神紧张、睡眠不足。

预防胜于治疗

健康饮食:地中海饮食模式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适量摄入鱼类、坚果;减少红肉、加工食品摄入;控制盐摄入(每人每日不超过5克)。

小贴士:用香草、柠檬汁代替盐调味,既美味又健康。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2次力量训练;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小贴士:没时间运动?每天3次10分钟快走,效果等同一次30分钟运动。

戒烟限酒:给心脏“减负”

吸烟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4倍;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完全戒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体重管理:腰围比体重更重要

男性腰围应<90厘米,女性<85厘米;BMI维持在18.5-23.9之间。

心理平衡:压力管理不可忽视

学会放松技巧:深呼吸、冥想、瑜伽;保持充足睡眠(7-8小时/天);培养兴趣爱好,保持社交活动

小贴士:5分钟深呼吸放松法: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重复5次。

早期识别: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警惕以下症状: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疲劳乏力;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下肢水肿、活动耐力下降

FAST识别法:快速判断中风

Face(面部):面部不对称

Arms(手臂):单侧无力

Speech(言语):言语不清

Time(时间):立即拨打120

常见误区:你不知道的“健康陷阱”

误区一:只有老年人才需要担心心血管疾病

真相: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患高血压、冠心病的比例逐年上升。长期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都会加速心血管老化。预防应从青年甚至青少年时期开始。

误区二:没有症状就代表心脏健康

真相:高血压、高血脂等常常没有明显症状,被称为“隐形杀手”。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或发生严重事件(如心梗、中风)时才发现问题。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至关重要。

误区三:保健品可以替代药物控制血压、血脂

真相:保健品不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虽然某些保健品(如鱼油、辅酶Q10)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替代降压药、降脂药等处方药。用药需遵医嘱,切勿自行停药或换药。

误区四:瘦人不会得心血管疾病

真相:体重正常不代表代谢健康。有些人虽然体重不超标,但存在“隐性肥胖”(内脏脂肪高)、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同样会患心血管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单纯控制体重更重要。

误区五:运动越多越好,强度越大越健康

真相:过量高强度运动反而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尤其是中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心血管健康自测表

年龄:<45岁(0分),45-59岁(2分),≥60岁(4分)。

吸烟:不吸烟(0分),吸烟(2分)。

血压:<120/80mmHg(0分),120-139/80-89mmHg(1分),≥140/90mmHg(2分)。

血脂:正常(0分),边缘升高(1分),升高(2分)。

血糖:正常(0分),糖尿病前期(1分),糖尿病(2分)。

肥胖:BMI<24(0分),BMI≥24(1分) 。

运动:每周≥150分钟(0分),每周<150分钟(1分)。

家族史:无(0分),有(1分)。

结果解读:

0-3分:低风险,继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4-6分:中风险,需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

≥7分:高风险,建议咨询医生,必要时药物干预

结语:健康心脏,从现在开始

心血管疾病防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记住,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不开始”的遗憾。从今天起,让我们从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方面入手,用心呵护我们的“生命引擎”,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

2025-10-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