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病毒与登革热的区别

基孔肯雅热病毒与登革热的区别
作者:陈欣   单位:成都市锦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51

目前,基孔肯雅热疫情在广东佛山广泛流行。这是一种什么病毒呢?基孔肯雅热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其名字源于非洲斯瓦希里语,意为“弯曲”,形象地描述了患者感染后常出现的关节剧痛导致的肢体弯曲症状。该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这两种蚊子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细胞内复制繁殖,引发一系列病理反应。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12天,平均3-7天。患者通常急性起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且发热常为双相热,即发热数天后体温恢复正常,间隔1-2天再次升高。同时,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关节疼痛,多累及手、腕、踝、膝等大关节,疼痛程度较重,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部分患者的关节症状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头痛、肌肉痛、皮疹等症状,皮疹多为斑丘疹,分布于躯干、四肢等部位。

大多数基孔肯雅热患者预后良好,经过对症治疗后可逐渐康复,但少数患者可能会遗留长期的关节疼痛等问题,影响生活质量。目前,针对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退热、止痛、补液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基孔肯雅热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但有一种与其相似且我们也非常熟悉的病毒——登革热,两者都是由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病毒种类不同——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症状表现有差异——

1.发热特点:基孔肯雅热患者常出现双相热;登革热患者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3-7天。

2.关节症状: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疼痛更为剧烈且持续时间长,是其显著特征之一;登革热患者也会有关节痛,但相对较轻。

3.出血症状:登革热患者更容易出现出血现象,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呕血、便血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而基孔肯雅热患者出血症状较少见。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登革热可能会发展为重症登革热,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相对较高;基孔肯雅热虽然症状明显,但重症病例较少,死亡率较低,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治疗侧重点——

两者均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登革热患者需要更密切地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要警惕重症登革热的发生,及时进行补液、抗休克等治疗;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则更侧重于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

如何预防这两种虫媒病毒?

清除蚊虫滋生地:蚊虫(尤其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幼虫依赖积水生存,因此清除各类积水是预防的关键。定期检查并清理家中及周边环境,如花瓶、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水桶、塑料瓶、下水道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将积水倒掉或加盖处理。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如池塘、景观水体等,可投放灭蚊幼剂,抑制蚊虫幼虫生长。加强环境管理,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及时清扫垃圾,减少蚊虫栖息的场所。定期对绿化带、草丛等蚊虫易聚集的区域进行清理和消毒,降低蚊虫密度。

避免蚊虫叮咬: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清晨和傍晚,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应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选择浅色衣物(蚊虫对深色衣物更敏感),并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按照说明书定时补涂。

室内防护: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等易感人群。室内可使用电蚊拍、蚊香、灭蚊喷雾等工具杀灭蚊虫,使用时注意选择正规产品,遵循安全使用说明。

关注疫情动态:了解本地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疫情信息,在疫情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蚊虫密集的疫区。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活动轨迹和蚊虫叮咬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