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伴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科学地应用呼吸训练,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舒适度,还能促进整体康复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腹胀与呼吸困难的相互影响
腹胀是COP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成因多与肺气肿、长期平卧、膈肌功能减弱、肠道蠕动缓慢及不良饮食习惯有关。腹胀导致膈肌上移,限制了胸腔的正常扩张,使得原本因气道狭窄已受限的肺部通气进一步受阻,形成“恶性循环”。当膈肌受压无法充分下移时,患者吸气受限,呼气不畅,进而加重呼吸困难感,增加氧耗量,使机体代谢负担加重。此外,因腹胀引起的胃肠不适感也会使患者不愿进食或摄入不足,影响营养状态,降低免疫力,进而增加感染、加重COPD症状的风险。因此,改善腹胀不仅有助于缓解胸闷、气促等呼吸系统不适,还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为呼吸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缩唇呼吸训练,缓解气道阻力
缩唇呼吸是COPD患者常用且有效的基础呼吸训练法,对于改善呼气不畅、缓解腹胀有重要作用。具体方法为患者吸气时通过鼻腔缓慢吸气,呼气时紧闭嘴唇,仅留一小缝隙,像吹口哨般缓慢呼出气体。缩唇呼气可延长呼气时间,降低肺内气体潴留,帮助患者更彻底排出废气,减少肺气肿带来的胸闷感,进而缓解膈肌受压,减轻腹胀。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缩唇呼吸训练有助于提升COPD患者的呼吸效率,改善动脉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排出能力,减轻患者因膈肌活动受限所引起的腹胀、气短不适。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呼气时间约为吸气时间的2-3倍,切忌用力过猛,以免导致呼气不全或呼吸疲劳,影响效果。
腹式呼吸训练,激活膈肌功能
腹式呼吸又称膈肌呼吸,是COPD患者缓解腹胀的另一重要训练方法。由于腹式呼吸强调膈肌下移扩张,能促进腹腔器官蠕动,减少胃肠气体潴留,缓解腹胀症状。训练时,患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双膝屈曲,双手轻放腹部,吸气时用鼻腔吸气,感受腹部缓慢鼓起,呼气时缩唇缓慢吐气,感受腹部下沉。通过反复练习,激活膈肌收缩能力,增强呼吸肌的协调性,促进胸腹腔压力调节,提升肺部通气与气体交换效率。腹式呼吸训练不仅能有效改善肺泡通气,降低静息状态下的呼吸频率,还能缓解因腹部肌肉僵硬、膈肌上抬而造成的腹胀与胸闷。此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体力与耐受程度,合理安排每日训练时间,一般建议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循序渐进,避免训练过度导致呼吸疲劳或气促加重。
联合体位引导,辅助减轻腹胀
合理的体位引导能有效配合呼吸训练,帮助患者缓解腹胀、改善呼吸困难。半卧位或坐位是COPD患者腹胀时较为舒适的体位,能促进膈肌下移,减轻胸腹腔压力,有助于改善通气和减轻胃肠压迫。部分患者腹胀严重时,可采取枕头支撑的前倾坐位,使胸腔和腹腔张力下降,缓解膈肌受限。此外,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辅助体位排气训练,如俯卧位排气法、左右侧卧位切换等,帮助肠道气体下移和排出,减少腹部膨胀感。在体位调整过程中,结合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训练,双管齐下,效果更佳。针对长期卧床患者,可辅以手法拍背、振动排痰等技术,促进气道清除与胃肠蠕动,改善膈肌运动和气体代谢,从而缓解腹胀症状。
饮食与心理管理,协同缓解不适
在呼吸训练之外,饮食与心理护理亦是缓解COPD患者腹胀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饮食方面,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避免进食易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油炸及高脂肪食物,推荐分餐制,少量多餐,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易消化食物,以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肠胀气。同时,应注意饮水量控制,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腹腔压力。心理方面,长期腹胀和呼吸困难易诱发患者焦虑、抑郁,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增强患者呼吸训练的依从性,提升其自我管理信心。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机制,帮助患者缓解情绪紧张,减少因心理因素引发的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协同缓解腹胀,优化整体康复效果。
结语
COPD患者腹胀虽属常见问题,却直接影响呼吸功能与生活质量。科学的呼吸训练,特别是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的应用,结合合理的体位指导与饮食管理,是缓解腹胀、改善患者舒适度的重要干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