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近视、远离脊柱侧弯:学生在校卫生习惯养成指南

预防近视、远离脊柱侧弯:学生在校卫生习惯养成指南
作者:张荣梅   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38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小学生近视率超35%,中学生接近70%;脊柱侧弯发病率达2%-3%,成为继肥胖、近视后的第三大“学生病”。这些健康隐患不仅影响学业,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身体损伤。校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培养科学的卫生习惯是预防近视和脊柱侧弯的关键。本文将从用眼卫生、姿势管理、日常锻炼三方面,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在校健康指南。

一、科学用眼:给眼睛“减负”的四大法则

1.遵循“20-20-20”护眼法则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的主因。每学习20分钟,应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持续20秒。这一动作可放松睫状肌,缓解视疲劳。

案例:某中学推广该法则后,学生眼疲劳投诉减少40%,近视进展速度平均降低0.25D/年。

2.保持正确读写姿势:一拳一尺一寸

一拳:胸口离桌沿一拳(约10厘米),避免趴着写字;

一尺:眼睛离书本或屏幕一尺(约33厘米);

一寸: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防止拇指遮挡视线导致歪头。

工具推荐:使用可调节高度的课桌椅,或配备坐姿矫正器辅助保持姿势。

3.课间走出教室:自然光是最好的“眼药水”

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可使近视风险降低50%。课间应到走廊或操场活动,接受自然光照射,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异常增长。

误区纠正:阴天户外活动同样有效,无需强光直射。

4.慎用电子设备:屏幕越小越伤眼

优先选择投影仪或大屏幕电子白板,避免使用手机学习;需使用平板电脑时,保持屏幕与眼睛平视,距离不低于50厘米;开启“护眼模式”,降低蓝光辐射,但不可完全依赖软件防近视。

二、姿势管理:挺拔身姿从细节做起

1.坐姿:拒绝“葛优躺”式学习

背部紧贴椅背,腰部垫靠枕支撑生理曲度;双肩放松,不耸肩或含胸;双脚平放地面,避免翘二郎腿或盘腿坐。

实验数据:不良坐姿会使脊柱压力增加200%,长期可导致椎间盘退变。

2.站姿:重心均匀分布

站立时避免单侧负重(如单肩背包),书包重量不超过体重的10%;抬头挺胸,耳朵、肩峰、髋关节呈一条直线;减少长时间静止站立,每15分钟活动下肢预防静脉曲张。

3.睡姿:保护脊柱的“夜间修复”

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过软导致脊柱变形;侧卧时在双腿间夹枕头,保持骨盆中立位;仰卧时在膝盖下垫薄枕,减轻腰椎压力。

特别提醒:趴着睡会压迫胸椎和颈椎,必须杜绝。

4.书包选择:减负≠轻便,科学设计是关键

优先选择双肩背包,带反光条和胸扣设计;内部隔层合理,将重物(如书本)靠近背部放置;定期清理书包,避免携带不必要的物品增加负担。

三、日常锻炼:强化肌肉,预防侧弯

1.每日必做:脊柱保健操

猫牛式:跪姿,吸气时抬头塌腰,呼气时拱背低头,重复10次;

侧桥支撑:侧卧,用肘部和脚侧支撑身体,保持30秒/侧,锻炼侧腹肌;

小飞燕:俯卧,双手背后,同时抬头和四肢离地,维持5秒,重复15次。

效果验证:坚持3个月的学生,脊柱柔韧性提升25%,体态异常率下降18%。

2.课间活动:碎片化运动也有效

利用课间10分钟进行拉伸:站立位双手上举合十,向左右侧弯曲身体;跳绳、踢毽子等跳跃运动可增强骨骼密度,预防脊柱骨质疏松;避免久坐不动,每节课后起身接水或上厕所,增加活动量。

3.专项训练:平衡与核心力量

每周2次单脚站立练习(每侧30秒),提升本体感觉;平板支撑(每次30秒,重复3组)强化腹横肌和背肌;游泳(尤其是蛙泳)可均匀锻炼全身肌肉,减轻脊柱压力。

四、家校联动:构建健康支持网络

学校:定期调整课桌椅高度,每学期开展视力与脊柱筛查;

家庭:家长需监督孩子用眼姿势,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学生:自我记录每日用眼时长和运动量,培养健康管理意识。

成功案例:深圳某小学推行“健康打卡制度”后,学生近视新发率下降12%,脊柱侧弯检出率降低5%。

结语:健康习惯是最好的“预防针”

预防近视和脊柱侧弯没有捷径,唯有将科学习惯融入日常:课间远眺、端正坐姿、坚持锻炼……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终将汇聚成守护健康的强大力量。愿每位学生都能以挺拔的身姿和明亮的双眸,拥抱充满活力的青春!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