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视角下的 脑卒中预防

中医视角下的 脑卒中预防
作者:张旭辉   单位:河北水利医院 内科
122

脑卒中(中医称“中风”)是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中医秉持“上工治未病”理念,以整体观调理体质、平衡阴阳,为脑卒中预防提供千年经验指导,至今仍具重要价值。

中医认为,中风根源是“本虚标实”。随年龄增长,人体正气渐虚、气血不畅,叠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易致痰湿内生、瘀血阻滞,最终引发脑脉病变。因此,预防需从改善体质切入,依个体差异制定方案。

体质辨识:预防的前提

中医将易患中风体质归为四类,需辨证调理:

气虚质:常疲乏无力、易感冒,可用黄芪、党参益气健脾;

痰湿质:多体型肥胖、舌苔厚腻,宜用茯苓、陈皮化痰祛湿;

血瘀质:面色晦暗、肢体麻木,可选丹参、三七活血化瘀;

阴虚质:口干咽燥、心烦失眠,需麦冬、枸杞滋阴润燥。定期请中医师辨证,可及时发现体质偏颇。

穴位按摩:简便的预防手段

每天按揉三个关键穴位,能通经活络:

合谷穴(手背虎口处):疏风解表、行气活血;

内关穴(腕横纹上两寸):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要穴):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每个穴位按揉 3-5 分钟,以酸胀感为宜,长期坚持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饮食调理:遵循“药食同源”

中医提倡“低盐低脂、荤素搭配”,推荐养生食材:芹菜平肝降压,适合高血压人群;黑木耳活血化瘀,改善血液黏稠度;山药健脾益肾,适配痰湿体质。同时需避免过食肥甘厚味,戒烟限酒,防止湿热内生。

运动导引:调和气血的关键

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形神共养”,动作缓慢柔和,能促进气血流通。如“双手托天理三焦”可疏通全身气机,“左右开弓似射雕”能增强心肺功能,很适合中老年人。每天练习 30 分钟,可有效降低中风风险。

情绪调节:不可忽视的一环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过度情绪波动会致血压骤升,诱发中风。需保持心态平和,通过听音乐、下棋等调节情绪。《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理念,正说明良好精神状态是防病关键。

预防中风是系统工程,中医强调“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通过体质调理、穴位按摩、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与情志调节的综合措施,能改善人体阴阳平衡,从根本降低风险。清代名医叶天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正是提前干预、防微杜渐的精髓,这才是应对中风的上策。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