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禁性皮炎高发人群有哪些

失禁性皮炎高发人群有哪些
作者:叶丽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76

失禁性皮炎:不是“脏”问题,而是“皮肤危机”

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IAD)是皮肤长期或反复暴露于尿液和(或)粪便中导致的炎症,常伴皮肤破损,属接触性刺激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红疹、浸渍、糜烂,甚至剥脱,可伴或不伴感染。

高发人群画像:这6类人尤其要警惕

尿/粪/双失禁患者:该类患者直接暴露于尿液或粪便等刺激物,临床发生率在50%-78%之间,重症患者的发生率更高。

长期卧床/行动不便者(如中风、骨折、认知障碍患者):由于自身行动能力受限,无法及时对皮肤进行清洁,这类人群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为35%-50%。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厚度比年轻人薄,皮肤油脂分泌量少,皮肤的修复能力弱,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23.9%。

肥胖人群:肥胖者皮肤褶皱较多,易藏污纳垢,且日常活动中皮肤摩擦较为频繁,其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42%。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能引发神经病变,导致患者皮肤感知迟钝,同时高血糖环境容易滋生念珠菌,该人群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38.5%。

重症/意识障碍患者:这类患者因使用镇静药无法正常沟通,且身体组织灌注不足会加重皮肤缺氧,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20.4%-23.9%。

90%家庭踩过的3大误区:越“用心”越伤皮肤

误区1:“多洗多擦才能干净”——越洗越脆弱

错误操作:用碱性肥皂、热水反复擦洗。

正确做法:用37℃温水或pH5.4-5.9免冲洗清洁剂,重点清洁会阴,动作轻柔,每日清洁≤2次,失禁后立即处理。

误区2:“湿巾一擦省事”——酒精/香精是“隐形杀手”

错误操作:用含酒精、香精湿巾暴力擦拭。

正确做法:选“三合一护理湿巾”(含清洁剂+保湿剂+保护剂),擦拭力度以“皮肤不发红”为宜。

误区3:“爽身粉扑一扑保干燥”——反而成“细菌培养皿”

错误操作:在潮湿皮肤撒滑石粉、玉米淀粉。

正确替代:轻度潮湿用“造口粉”,或涂10%-20%氧化锌软膏。

权威预防指南:3大核心步骤,让皮炎绕道走

1.清洁:温柔如“婴儿护理”,关键在“pH匹配+少摩擦”

工具选择:37℃温水、pH5.4-5.9免冲洗清洁剂(如康复新液)、一次性软布/棉柔巾。

操作要点:失禁后30分钟内清洁;撑开皮肤褶皱;清洁后“拍干”而非“擦干”。

2.保湿:3分钟锁住水分,修复皮肤屏障

适用时机:清洁后立即保湿,每天至少1次。

操作技巧:普通人群用凡士林软膏、含尿素润肤霜;高危人群用含二甲硅油保湿剂、3%硼酸溶液。取黄豆大小,轻拍涂抹,覆盖会阴及周围5cm皮肤。

3.隔离:贴“隐形护甲”,防刺激+防摩擦

适用场景:失禁频繁、易受压部位(骶尾部、坐骨结节)。

神器推荐:轻度防护用半透明白色薄膜敷料;中度防护用水胶体敷料;重度防护用藻酸盐敷料。

出现这3种情况,立刻就医

1.早期预警(1级IAD):皮肤发红、轻微瘙痒

家庭处理:清洁待干→涂造口粉→喷液体敷料,待干成膜,每天1次。

2.中度损伤(2级IAD):皮肤破损、渗液,或亮红色皮疹

家庭处理:清洁待干→涂造口粉→喷液体敷料→再涂造口粉→再喷敷料(“粉-膜-粉-膜”法)。

3.重度感染:皮肤溃疡、化脓、有酸臭味/霉味,或伴发热

紧急处理:禁自行涂药,立即呼叫120,避免感染扩散引发败血症。

3步自测法,每天2分钟,早发现早干预

第一步,观察皮肤颜色。正常情况下肤色均匀;若皮肤发红且按压后褪色,提示处于炎症早期。

第二步,触摸皮肤湿度。皮肤干燥为正常状态;若皮肤潮湿黏腻,需立即进行清洁并做好隔离防护。

第三步,闻皮肤气味。皮肤无味表示安全;若有酸臭味,可能是细菌感染的信号。

结语

失禁性皮炎不是“老年病”“脏病”,而是可防可控的“护理性疾病”。记住“清洁-保湿-隔离”三步法,每天2分钟自测,让家人远离“烂屁股”痛苦!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