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也就是人工肛门,它是肠道手术后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当患者因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或者外伤等原因,无法正常排便时,医生会将一段肠管引出腹壁形成造口。术后居家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护理不当,可能引发皮肤炎症、造口狭窄等一系列并发症。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
认识肠造口:什么是人工肛门
肠造口,俗称为“人工肛门”。它是出于治疗目的将一段肠管引出腹壁所做的人工回/结肠开口,粪便由此排出体外。肠道造口的目的主要是肠腔内容物的输出,保护远端肠道,促进肠疾病的愈合以及肠道减压等。造口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暂时性的,通常在3至6个月之后可以还纳。另一种是永久性的,需长期依靠造口袋收集排泄物,因造口本身无括约肌控制功能。常见的造口类型有回肠造口,其位置处于右下腹,排泄物比较稀,以及结肠造口,位于左下腹,排泄物较为成形。
肠造口护理五大核心技巧
1.科学地更换造口袋:造口底盘一般3~5天更换一次,造口袋一日一换,洁净更舒适。如果发生了底盘渗漏应及时更换,时间选在空腹或餐后2小时。造口底盘下皮肤出现发痒或者疼痛时应缩短更换时间,揭除造口底盘时,底盘发白、卷边宜尽快更换,更换时建议遵循A(佩戴)-R(揭除)-C(检查)流程。
2.皮肤问题防治:在每次进行更换操作的时候均应仔细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状况,当出现皮肤发红的情况时使用造口粉,停留30秒后扫除多余粉末,喷涂皮肤保护剂,再贴造口盘,适当增加更换频率。若出现皮肤破溃,应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外贴水胶体敷料后,再贴造口盘,待愈合后再正常使用造口盘。需注意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清洁产品,穿着宽松的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持续红肿以及溃疡的情况,应及时前往就医。
3.饮食管理方面:在术后的初期阶段,应选择低渣类型的饮食,随后再逐步朝着正常饮食的方向过渡。需要避免食用那些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同时也要避开高纤维食物,例如芹菜和玉米。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记录饮食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应,一旦出现腹泻或者便秘的情况,就要及时做出调整。
4.日常生活方面的指导如下:沐浴的时候可以佩戴造口袋,或者暂时将其取下,水温不要过热,要避免举重物和剧烈运动,但应当保持适度的活动。旅行的时候要准备充足的护理用品,建议携带应急包,选择宽松的衣物,防止对造口造成压迫。
5.异常情况识别:日常生活中要特别留意是否有造口颜色变暗的情况,同时也要关注是否有异常出血现象,以及持续腹痛或者发热等症状。定期对造口大小进行测量,术后早期每次更换时均应测量造口大小,术后两个月后测量频率为每月一次。仔细观察排泄物性状的变化,一旦出现造口回缩、脱垂或者旁疝等状况,就要立刻前往就医。
定期随访与心理调适
建议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复诊,以此评估造口功能。可参加造口人联谊会,与其他病友交流相关经验。家属应当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及支持,帮助患者逐渐适应新的生活状态。要记住,规范护理可使90%以上的造口患者恢复正常社交与工作。
结语
肠造口并非意味着生活就此终结,实际上它代表着崭新生活的起点,若能熟练掌握以上5个护理技巧,定期复查并保持积极心态,患者完全可以重获良好的生活质量。若在护理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随时与造口治疗师取得联系,获取专业的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