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前如何清肠?这份“清肠攻略”请收好

肠镜检查前如何清肠?这份“清肠攻略”请收好
作者:李芬   单位:衡东县人民医院
1293

肠镜检查是筛查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肠道内残留的粪便和食物残渣会严重影响检查视野,导致漏诊或误诊。因此,清肠是肠镜检查前的关键步骤。

饮食调整

清肠饮食需遵循“低渣→无渣→禁食”的渐进原则,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检查前3天:低渣饮食

避免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芹菜、韭菜、玉米、燕麦等),以及产气食物(牛奶、豆制品、碳酸饮料、洋葱等)和带籽水果(草莓、火龙果、猕猴桃等)。这些食物易在肠道内形成残留,影响清肠效果。建议选择白米饭、面条、蒸蛋、鱼肉、豆腐等易消化、低残留的食物。

2.检查前1天:无渣饮食

进一步减少肠道内容物,以米汤、藕粉、蛋白粉、清汤等流质食物为主,避免红色或紫色食物(如红心火龙果、紫甘蓝),其色素可能被误认为肠道出血。若长期便秘,需提前告知医生,可能需延长低渣饮食时间或增加药物剂量。

3.检查前6-8小时:完全禁食

检查前6小时禁止固体食物,前2小时禁止饮水(无痛肠镜需更严格禁食,以防止麻醉中呕吐误吸)。禁食期间可含服无色糖块或葡萄糖片,预防低血糖,尤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

药物清肠

药物清肠是核心环节,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如下:

1.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

通过等渗溶液软化粪便并促进蠕动,不引起电解质紊乱。

用法:以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Ⅲ)为例,每盒4袋。检查前一天,晚餐后2小时将药物(2袋)溶解于2000ml温水中服用。检查当天服用剩余2袋,最后一包冲服时加2瓶二甲硅油乳剂。

注意事项:间隔15分钟服用250ml,2小时内喝完;若1小时后未排便,可放慢速度或暂停,待腹胀缓解后继续;排便达“清水样”或“淡黄色水样”即可停止。

2.磷酸钠盐口服溶液

适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可能引发高磷血症)。

用法:检查前一天晚上口服45ml,搭配750ml水;检查当日提前4-6小时再服45ml。

注意事项:需严格监测电解质,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需及时补液。

3.硫酸镁

通过渗透作用导泻,但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老年人慎用。

用法:检查前4-6小时将50g硫酸镁溶于200ml水中口服,随后饮用2000ml水。

注意事项:服用后需走动促进排便,避免卧床。

4.特殊情况处理:

若清肠不充分(排泄物仍有渣质),可追加药物或进行灌肠。

长期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停药风险。

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药时间,避免检查日低血糖。

运动与饮水

1.适量运动

清肠期间可散步、慢跑或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以防肠道痉挛。

2.分次饮水

服用清肠药期间需补充2000-3000ml水,建议每小时饮用200-3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水中毒,饮水温度以温水为宜。

清肠效果评估与应急处理

1.自我评估标准

最终排泄物应为“三无”状态:无固体残渣、无粪水、无色(透明或淡黄色)。若排泄物含渣质或呈浑浊黄色,提示清肠不充分,需及时联系医生。

2.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

恶心、呕吐:分次服用药物,配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止吐。

腹胀、腹痛:放慢服药速度,热敷腹部缓解痉挛。

头晕、乏力:卧床休息,补充糖分,严重者需就医。

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立即停药并急诊处理。

特殊人群清肠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肾功能减退者慎用磷酸钠盐,建议选择PEG方案;清肠期间需家属陪同,预防跌倒。

2.儿童

药物剂量需按体重调整(如PEG 25-40ml/kg),避免脱水;清肠期间可少量饮用果汁补充能量。

3.孕妇

优先选择物理清肠(如灌肠),避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若必须用药,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使用PEG。

清肠失败补救措施

若检查当日肠道准备不充分,可采取以下方案:

追加药物:口服500-1000ml PEG溶液或进行灌肠。

延迟检查:重新预约时间,调整清肠方案(如延长低渣饮食时间)。

改用其他检查:如CT虚拟肠镜,但准确性略低于常规肠镜。

清肠后注意事项

1.检查后1-2小时可进食温凉、易消化食物(如粥、面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肠道。

2.检查后避免立即剧烈运动,尤其是活检或息肉切除者需卧床休息6小时,防止出血。

3.若出现剧烈腹痛、便血、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肠穿孔或感染等并发症。

清肠是肠镜检查成功的基石,需严格遵循“饮食-药物-运动”三位一体方案,并根据个体情况灵活调整。清肠期间保持耐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指导,才能确保检查准确、安全。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