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和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如何识别和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者:欧阳刚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2119

您是否经常感到呼吸不畅?爬楼梯时总比别人慢半拍?别以为这只是年纪大了的自然现象——这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发出的预警信号!这种被称为“沉默的疾病”正在悄悄侵蚀许多人的健康,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和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人群。今天我们就揭开它的真面目,教您见招拆招。

一、认识这位“潜伏高手”——什么是慢阻肺?

1.它的本质是一场“空气通道危机”

我们的呼吸道就像家里的通风管道,健康的气管应该畅通无阻。但在慢阻肺患者体内,细支气管变得狭窄肿胀,黏液分泌增多,导致空气进出受阻。这可不是简单的“感冒没好透”,而是不可逆的持续性气流受限。

2.高危人群自查清单

①长期吸烟者(特别是每天超过20支/持续20年以上的老烟民);

②经常接触粉尘、化学烟雾的职业群体;

③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人;

④家族中有慢阻肺病史者;

如果三条以上都中招,建议您尽快做个肺功能检查!

二、身体的求救信号——这些症状别硬扛!

1.早期表现很狡猾

最初只是晨起咳嗽几声、吐少量白痰,容易被当成普通支气管炎。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活动后气促(比如走路快些就喘)、胸闷像压着石头。很多老人误以为“人老了都这样”,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2.危险信号升级版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高度警惕:

①稍微动一下就拼命喘气,连穿衣洗漱都费劲;

②嘴唇发紫;

③手指末端膨大如鼓槌(医学上叫杵状指);

④频繁急性加重,一年住院好几次;

这时候您的肺已经在拉警报了!

三、揪出元凶——哪些行为正在伤害你的肺?

1.头号罪犯:香烟里的毒素军团

一支烟产生的有害物质相当于在一个密闭空间里释放PM2.5爆表的环境。焦油沉积在气道形成炎症,尼古丁麻痹纤毛清除功能,一氧化碳抢夺氧气运输位点。数据显示,80%以上的慢阻肺患者都有吸烟史。

2.帮凶团伙不容小觑

厨房油烟、雾霾天气、生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都是隐形杀手。北方冬季烧煤取暖的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就是因为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破坏了呼吸道防线。

四、科学应对策略——打赢这场保肺战

1.立即止损:戒烟永远不嫌晚!

哪怕已经患病,戒烟仍能减缓病情恶化速度。可以尝试尼古丁贴片替代疗法,嚼口香糖缓解戒断反应。家属也要配合营造无烟环境,避免“二手烟”刺激。研究表明,戒烟1年后肺功能可改善10%,咳嗽频率减少50%。

2.药物治疗双保险

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噻托溴铵)快速缓解症状,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氟替卡松)控制炎症。记住: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很重要,用完要漱口防真菌感染。长效制剂需每日规律使用,不能随意停药。

3.肺康复训练要坚持

缩唇呼吸法:吸气时用鼻子慢慢吸,呼气时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吐出,延长呼气时间;腹式呼吸训练能增强膈肌力量;适量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提升耐力。每天坚持30分钟,相当于给肺做“健身操”。

4.家庭氧疗救急方案

严重缺氧者在家备制氧机,每天吸氧超过15小时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但要注意湿化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氧流量需遵医嘱调节,过高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五、日常防护锦囊——给肺做个SPA

1.饮食调理有讲究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柑橘类、猕猴桃),优质蛋白选鱼肉蛋奶,少吃产气食物(豆类、碳酸饮料)。饭量七分饱,避免胃胀压迫膈肌影响呼吸。适量补充Omega-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有助于减轻炎症。

2.生活习惯大改造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雾霾天减少外出;练习腹式呼吸随时锻炼肺功能;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诱发急性加重。冬季注意保暖,冷空气刺激会诱发支气管痉挛。

3.心理调节别忽视

长期缺氧容易导致焦虑抑郁,家人要多陪伴鼓励。可以尝试冥想放松身心,参加病友互助小组交流经验。保持乐观心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慢阻肺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管理和科学防护,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如果您或家人出现疑似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记住:每一次深呼吸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健康的肺才是幸福生活的底气!

2025-07-2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