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病 你了解多少

阿尔兹海默病 你了解多少
作者:​张忠   单位: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452

在全球老龄化加剧的今天,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了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深入了解阿尔兹海默病,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身边的患者,也能让我们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大脑健康。

阿尔兹海默病的概述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隐匿起病、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特征,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社交,随病情进展,患者会逐渐丧失记忆、语言等能力,最终完全无法自理。

病理角度看,患者大脑有特征性改变。如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进而导致神经元缺失、胶质细胞增生及大脑萎缩(颞叶、海马区较明显),干扰神经信号传递,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认知和行为异常症状。

阿尔兹海默病的病因

年龄:年龄是阿尔兹海默病最大危险因素,多数散发性患者于65岁后起病。随年龄增长,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神经递质分泌失衡、大脑代谢减缓,患病风险显著升高。

性别:荟萃研究显示,男性痴呆患病率比女性低19%~29%,这或与女性寿命更长有关。相同年龄段中,女性因存活时间久,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时间更长,患病风险随之增加。

遗传因素:AD有三种致病基因,分别是21号染色体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14号染色体的早老素1(PS1)基因、1号染色体的早老素2(PS2)基因。携带APP和PS1基因突变者几乎100%会患AD,携带PS2基因突变者患病概率为95%。占比超90%的散发性AD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关联密切,其ε4等位基因是重要遗传风险因素,携带该基因者患病风险显著上升。

家族史:家族性A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非所有患者都有家族史,但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AD者,自身患病风险增加10%~30%;若家庭中有2名及以上同胞患AD,家庭成员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倍。

心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脑小血管病等脑血管病,均会增加AD患病风险。脑血管病变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死亡,进而影响大脑功能。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会损害脑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脑血流灌注,同样增加发病风险。

脑外伤:回顾性研究表明,脑外伤史(尤其意识丧失超30分钟的严重脑外伤史)会增加AD发病风险。严重脑外伤可能破坏大脑组织与神经纤维,引发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死亡,促使异常蛋白积累,干扰大脑正常神经信号传递。

阿尔兹海默病的诊断方法

首先是临床症状评估,医生通过询问患者及家属,了解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过程与严重程度,如记忆减退、语言障碍等,初步判断患病可能;其次是神经心理学测试,借助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评估患者记忆、注意力等认知功能,判断认知障碍及程度;还需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观察大脑结构,查看颞叶、海马区是否萎缩并排除其他脑部病变,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能检测大脑葡萄糖代谢及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为诊断提供依据。

结语

阿尔兹海默病为隐匿起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呈进行性加重,逐步损害认知与行为能力。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是遗传、年龄等不可干预因素,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生活方式等可干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的应对方法是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与认知训练、生活方式干预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5-09-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