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定注射隆胸后 怎么能安全彻底取出注射物

奥美定注射隆胸后 怎么能安全彻底取出注射物
作者:陆惠波   单位:江山市人民医院
852

2006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明确将奥美定(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列为非法注射美容材料,禁止其用于人体注射。但仍有部分女性在早年接受过奥美定注射隆胸,随着时间推移,注射物可能出现移位、降解,引发乳房疼痛、硬结、感染,甚至增加乳腺癌风险。对这类人群而言,安全彻底取出奥美定是守护乳房健康的关键。但取出手术并非“简单抽取”,需遵循科学流程,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减少残留。

安全取出的核心:避开3个“误区”

很多人对奥美定取出存在认知偏差,这些误区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残留增加,甚至加重组织损伤,必须提前规避:

误区1:“抽一抽就能取干净”

奥美定注入后会与乳房组织(腺体、脂肪、筋膜)紧密粘连,形成“蜂窝状”包裹囊,并非独立的“液体团块”。简单用注射器抽取,只能取出少量游离的注射物,大部分粘连在组织中的奥美定无法抽出,反而可能因穿刺导致注射物扩散,增加后续取出难度。

误区2:“没症状就不用着急取”

奥美定的危害具有“潜伏性”,部分人注入后5-10年才出现明显不适。但无症状不代表无损伤——此时注射物可能已开始缓慢降解,或悄悄压迫乳腺导管,等到出现疼痛、硬结时,组织损伤可能已不可逆。临床建议,发现体内有奥美定,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在身体状态良好时及时手术。

误区3:“随便找家医院就能做”

奥美定取出对医院设备、医生技术要求极高。不正规机构缺乏精准的术前定位设备,可能遗漏隐藏的注射物;医生操作不当还可能损伤乳腺腺体、胸大肌,导致术后乳房变形、哺乳功能受影响。必须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院,且优先选择有“奥美定取出专项经验”的科室(如整形科、乳腺外科)。

安全彻底取出的3个“关键步骤”

奥美定取出是系统性工程,需从术前评估到术后护理全程把控,核心分为3个步骤:

步骤1:术前精准定位,明确注射物范围

这是“彻底取出”的前提。医生会通过多种检查,全面掌握奥美定的分布情况:

影像学检查:必做乳腺超声和磁共振(MRI)。超声可初步判断注射物是否有包膜、是否扩散到胸大肌;MRI能更精准地显示注射物的范围、深度,甚至发现超声难以察觉的微小病灶,比如腋窝、胸骨旁的“隐匿性残留”,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临床触诊与病史采集:医生会触摸乳房,感受硬结位置、大小,同时询问注射时间、注射量、过往是否有不适症状,结合检查结果确定手术切口位置和操作路径。

步骤2: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减少组织损伤

目前临床主流的奥美定取出方式有两种,需根据注射物分布、组织粘连程度选择:

切开直视取出术(首选):适合注射物范围较广、粘连严重或已形成明显包膜的情况。医生会在乳晕边缘或乳房下皱襞做一个2-3厘米的隐蔽切口,直视下分离组织,找到包裹囊,将奥美定及粘连的坏死组织完整剥离、取出。这种方式能最大程度减少残留,且可同时修复受损的乳腺组织或胸大肌。

内镜辅助取出术:适合注射物分布较集中、粘连较轻的情况。通过内镜的“放大视野”,医生可在微创下精准分离注射物,切口更小(约1厘米),术后恢复更快,但对设备和医生操作熟练度要求更高。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不会采用“盲目抽吸”——而是通过“直视”或“内镜辅助”,确保每一处可见的注射物都被清除。

步骤3:术中精细操作,降低残留率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重点关注两个关键点:

彻底剥离包裹囊:奥美定长期留存会刺激身体形成纤维包膜,注射物多包裹在包膜内。医生会小心剥离包膜,避免包膜破裂导致注射物扩散;若包膜已破裂,会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区,尽可能冲净游离的微小注射颗粒。

保护正常组织:操作时会避开乳腺腺体、乳头乳晕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尤其对有哺乳需求的女性,会格外注意保护乳腺导管,避免术后影响哺乳功能。

术后医生会将取出的注射物和组织送病理检查,排除是否有炎症或其他病变,同时通过术后超声复查,确认是否有残留。

最后要强调,奥美定取出的核心是“安全第一、彻底第二”——不能为了追求“100%无残留”而过度损伤正常组织,临床中只要残留量低于“安全阈值”(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且不会引发健康风险),即可认为达到治疗目标。关键是选择正规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严格遵循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流程管理,才能在守护健康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对身体的影响。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