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 从常用到大范围禁用的背后

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 从常用到大范围禁用的背后
作者:李德长   单位:成都市武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领域可谓举足轻重,它既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又能改善食品的口感。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脱氢乙酸钠,曾是一款广泛应用的防腐保鲜剂。它就像食品的“守护神”,能够有效抑制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大大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过去,在糕点、面包等常见食品里,都能发现它的踪迹。

脱氢乙酸钠之所以被大量应用,主要是因为它有着出色的抑菌性能。它的抑菌作用不受食品酸碱度的限制,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都能大显身手。而且,它还具备一定的抗氧化特性和良好的受热稳定性,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成本也比较合理。有了它,食品在储存、销售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更有保障,因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品变质问题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脱氢乙酸钠的安全性开始备受关注。研究发现,过量摄入脱氢乙酸钠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动物实验表明,长期大量摄入脱氢乙酸钠会对动物的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伤,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脱氢乙酸钠对人体的具体危害程度,但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相关部门还是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措施。

从2025年2月8日起,脱氢乙酸钠在糕点、面包、果蔬汁(浆)、黄油、预制肉制品、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挂浆等6大类食品中被正式禁用。这一决定是经过科学评估和综合考量后做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降低消费者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这意味着要寻找新的替代防腐剂,或者改进生产工艺,以保证产品的保质期和质量。而消费者在购买糕点、面包等食品时,则可以更加安心,不用担心脱氢乙酸钠带来的潜在危害。

不过,脱氢乙酸钠在部分食品中被禁用,并不代表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有害。实际上,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提高食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满足保鲜、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求。关键在于要确保安全使用,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比如,在腌渍蔬菜中,脱氢乙酸钠仍可按规定限量使用,只是最大使用量从1.0g/kg调整到了0.3g/kg。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开发出更安全、更高效的食品添加剂,既能满足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又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多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在购买食品时更加明智。比如,留意食品的配料表,避免选择含有已被禁用添加剂的产品。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