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患者昏迷不醒,家属如何协助护理?

脑挫裂伤患者昏迷不醒,家属如何协助护理?
作者:李孙群   单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332

脑挫裂伤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往往会出现昏迷不醒的情况,这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巨大痛苦,也让家属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家属的协助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家属具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基础护理:守护患者身体防线

保持正确体位。脑挫裂伤昏迷患者需要保持特定的体位,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并预防并发症。一般来说,应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这有助于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供血。同时,要注意定期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以防止压疮的发生。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损伤患者皮肤。例如,在翻身过程中,可以先将患者一侧手臂上举,另一只手托住患者肩部和臀部,轻轻将患者转向另一侧,并在患者背部、臀部等部位垫上软枕,保持身体舒适。

做好皮肤护理。昏迷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皮肤受压部位容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压疮。家属要每天用温水为患者擦拭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容易受压的部位,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可以使用减压贴或气垫进行保护。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比如,在擦拭身体时,要仔细检查皮肤状况,若发现骶尾部皮肤微微发红,可增加该部位的翻身次数,并涂抹润肤霜进行保护。

口腔与眼部护理。口腔护理能预防口腔感染和口臭。家属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专门的口腔护理液,每天为患者进行2-3次口腔清洁。用棉球蘸取护理液,轻轻擦拭患者的牙齿、牙龈、舌面等部位,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眼部护理方面,昏迷患者由于眼睑闭合不全,容易发生角膜干燥和感染。家属可以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在患者眼睛上,或者遵医嘱使用眼药水,每天滴眼3-4次,保持眼部湿润。

呼吸道护理:保障患者呼吸顺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脑挫裂伤昏迷患者常因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无法及时排出,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和肺部感染。家属要学会正确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可以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松动和排出。拍背时,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轻拍打患者背部,每次拍背5-10分钟。如果患者痰液较多且黏稠,难以自行咳出,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进行吸痰操作。

保持正确卧位利于呼吸。让患者保持头偏向一侧的卧位,这样可以在患者呕吐或口腔分泌物增多时,使分泌物顺利流出,避免误吸入气管。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若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或有异常呼吸音,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预防肺部感染。除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外,家属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但要注意避免患者直接吹风。此外,要注意患者的保暖,防止着凉感冒,因为感冒可能会加重肺部感染的风险。

营养支持护理:为康复注入能量

合理选择营养方式。脑挫裂伤昏迷患者由于无法自主进食,需要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家属要了解不同营养方式的优缺点,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安排。鼻饲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胃管注入流质食物,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模拟正常饮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静脉营养则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物质直接输入患者体内,适用于无法耐受鼻饲或需要快速补充营养的患者。

鼻饲护理要点。如果采用鼻饲方式,家属要注意鼻饲管的护理。每次鼻饲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可以通过回抽胃液或听气过水声等方法来判断。鼻饲时,要将患者头部抬高30°-45°,防止食物反流引起误吸。鼻饲的食物温度要适宜,一般在38℃-40℃之间,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胃黏膜。每次鼻饲量不宜过多,一般每次200-300毫升,每天可进行4-6次。鼻饲后,要让患者保持该体位30-60分钟。

关注营养摄入情况。家属要关注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观察患者的体重、皮肤弹性、精神状态等指标,判断营养是否充足。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迹象,如体重下降、皮肤干燥、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营养方案。

结语

脑挫裂伤患者昏迷不醒时,家属的协助护理涵盖了基础护理、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护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家属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2025-07-23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