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了解到,小儿咳嗽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为急性咳嗽,其二为亚急性咳嗽,其三为慢性咳嗽,具体区分依据为病程长短、伴随症状以及病因等多项要素。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咳嗽成因可能有过敏和胃食管反流以及呼吸道感染等,所以孩子患病以后,切不可盲目用药,需谨遵医嘱而行。以下为本文内容详述:
小儿咳嗽类型和症状表现
第一,急性咳嗽。这类咳嗽的病程普遍小于十五天,以普通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居多,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感染所致,患病后小儿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干咳,伴有少量白痰,有时还会存在发热和流鼻涕的情况。通常来说,对于急性咳嗽不必进行特殊处理,家长可通过增加空气湿度的方式帮助孩子改善咳嗽,若症状持续没有好转,应紧急就医,从而排除细菌感染的可能。
第二,慢性咳嗽。这类咳嗽的病程通常持续四周以上,家长应警惕咳嗽变异性哮喘、异物吸入以及胃食管反流。与哮喘有关的咳嗽通常在夜间尤其严重,活动后症状会加重,而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咳嗽则常伴有反酸、食欲降低等情况。肺功能检查或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辅助诊断病情,确诊哮喘后应遵医嘱进行布地奈德雾化治疗。
第三,迁移性咳嗽。这类咳嗽的病程约为两周到四周,以支原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征以及百日咳为主。小儿咳嗽会表现出明显的刺激性,夜间症状会加重,且会存在呕吐、喘息等情况。治疗上应进行病原学检测,若确诊为百日咳,应为患儿服用阿奇霉素;若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则需用生理盐水为患儿清洗鼻腔。
第四,感染性咳嗽。这种咳嗽常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患病后孩子可能会发热且痰液变色。若是细菌感染,应及时服用头孢克洛;若是支原体感染,应尽快服用阿奇霉素。家长应对孩子的精神状态进行密切关注,若孩子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绀,就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
第五,过敏性咳嗽。这种咳嗽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孩子一旦接触过敏原便会发作,且一般无发热现象。过敏性咳嗽的常见成因有花粉、牛奶、尘螨、猫毛等,可对患儿进行嗜酸粒细胞比例检查。家长需要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必要时需遵医嘱为孩子服用氯雷他定,重者应检测过敏原。
小儿咳嗽的常见治疗误区
第一,忽视咳嗽形式。咳嗽形式有两种,分别为干咳和湿咳,前者通常由过敏、病毒感染所致,而后者则通常伴有痰液,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家长应对孩子咳嗽特点进行密切观察,若是干咳的话,可让孩子喝蜂蜜水予以缓解,湿咳的话则要注意孩子是否患上肺炎。总而言之,盲目使用单一化的止咳方式,极有可能导致孩子病情加重。
第二,滥用药。孩子一咳嗽就使用止咳药是错误的做法,因为止咳药并非万能,特别是含有可待因的药物,若滥用可能会造成呼吸抑制。部分小儿咳嗽是人体的排痰反应,强行止咳会造成痰液滞留体内。家长们需遵医嘱为孩子服用正规祛痰药,不可自主喂药。
第三,提前使用抗生素。绝大多数小儿咳嗽是由病毒感染所致,使用抗生素并无效果。一些家长看见孩子咳嗽就直接使用抗生素,殊不知滥用抗生素会造成耐药性。只有在确诊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时,才可为孩子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白检测,也可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类型。
第四,误判过敏反应。对于超过一个月的慢性咳嗽,家长就要注意是否由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造成,孩子通常在晨起、夜间咳嗽频繁,此时要遵医嘱服用抗过敏药,而不能单纯使用止咳药。若小儿合并气喘、湿疹的话,家长就要带孩子及时去医院呼吸科就诊。
总的来说,小儿咳嗽类型繁多,成因复杂,家长不应擅自用药。盲目止咳往往会适得其反,应及时就医,遵从专业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才能让孩子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