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感冒咳嗽 服用药物需注意

孕妇感冒咳嗽 服用药物需注意
作者:覃晓冰   单位:梧州市妇幼保健院
318

怀孕是女性生命中一段特殊而脆弱的时期,身体的任何变化都可能牵动母婴双方的健康。感冒咳嗽作为常见疾病,在孕期却可能成为“棘手问题”——孕妇因免疫力下降更易感染,但用药时又需兼顾胎儿安全,稍有不慎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本文为孕妇及家属普及感冒咳嗽期间的安全用药常识,希望能帮助大家科学应对,平稳度过孕期,开心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孕期感冒咳嗽为何要谨慎用药

孕妇的身体并非那么简单。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相连,药物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的肝脏、肾脏等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代谢和排泄能力极弱,药物易在体内蓄积,增加畸形、流产或发育迟缓的风险。此外,孕期激素变化可能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作用方式,进一步放大风险。孕期用药需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疗程”原则,能不用药则不用,必须用药时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孕期感冒咳嗽的常见症状与处理策略

轻度症状(打喷嚏、流涕、轻微咳嗽):多休息、多饮水(每日1.5~2升)、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物理止咳:喝温水或蜂蜜(1岁以上适用,但孕妇需确认无糖尿病风险)、含服润喉糖(选择无药物成分的天然款)。

避免刺激:远离烟雾、冷空气和过敏原,减少咳嗽诱因。

中重度症状(发热、剧烈咳嗽、黄痰、呼吸困难):若症状持续3天以上或加重(如高热≥38.5℃、胸痛、血痰),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需及时就医,切勿硬扛。

孕期安全用药原则

优先选择“A/B类”药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药物按孕期安全性分为5类(A-X),其中:A类为动物和人体试验均安全的药物(如维生素、叶酸);B类为动物试验安全,但人体试验数据有限且未发现风险的药物(如部分抗生素);C/D/X类药物风险逐渐增加,孕期应尽量避免使用。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确认药物分类。

避免“禁用药物”黑名单:抗生素:四环素(导致胎儿牙齿染色)、氯霉素(引发灰婴综合征)、磺胺类(增加新生儿黄疸风险)。止咳药: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可能抑制胎儿呼吸)、右美沙芬(C类,需医生评估)。退烧药:阿司匹林(增加流产或胎儿畸形风险)、布洛芬(孕晚期禁用,可能引发动脉导管早闭)。中成药/复方药:成分复杂,可能含禁用成分(如麻黄碱、罂粟壳),需严格遵医嘱。

注意用药时间与剂量:孕早期(0~12周):胎儿器官形成关键期,尽量避免用药,必要时选择A/B类药物。孕中晚期:相对安全,但仍需谨慎,避免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剂量调整:孕妇代谢加快,可能需增加剂量,但需医生评估,切勿自行调整。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孕妇可能同时服用叶酸、铁剂、钙片等补充剂,需注意药物与补充剂的相互作用。例如:钙剂可能影响抗生素吸收,需间隔2小时服用;铁剂与维生素C同服可促进吸收,但需避免与茶、咖啡同服。

常见症状的安全用药建议

发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B类),单次剂量不超过500mg,间隔4~6小时重复,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禁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孕晚期)。

咳嗽:干咳可尝试蜂蜜(温水冲服,每日1~2勺,1岁以上适用)或医生指导下的右美沙芬(短期使用)。有痰咳嗽:避免使用止咳药(可能抑制排痰),可选用氨溴索(需医生评估)或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稀释痰液。

鼻塞/流涕: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安全有效,无药物副作用。

孕妇感冒咳嗽时,安全用药是保护母婴健康的关键。希望大家谨记,并非所有药物都适合孕妇,也并非所有症状都必须用药。通过科学护理、合理用药和积极预防,大多数感冒咳嗽都能在安全范围内缓解。若症状复杂或持续不愈,务必及时就医,与医生充分沟通用药风险与获益,共同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愿每一位准妈妈都能健康度过孕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2025-09-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