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可防可治 这两道防线是关键

宫颈癌可防可治 这两道防线是关键
作者:胡艺   单位:湘乡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湘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124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但好消息是,它是一种可以通过科学手段预防和早期发现的癌症。很多女性觉得自己年轻、没有不适,就忽视了定期检查,其实宫颈癌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展到晚期,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通过宫颈防癌筛查和HPV疫苗接种,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异常,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隐患,而接种HPV疫苗则能从源头降低感染风险,为女性和下一代撑起一道健康的“保护伞”。

宫颈癌防治的重要性——别忽视的女性健康隐患

宫颈癌在女性肿瘤疾病中一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它的高发和隐匿性让很多女性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第一个需要被重视的地方,就是它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女性可能只会感觉有些下腹不适,或者以为是妇科炎症引起的分泌物异常,因此错过了筛查和治疗的时机。实际上,宫颈癌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真正的癌症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女性能够定期进行宫颈防癌筛查,就有很大机率在早期发现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避免癌症的发生。第二个需要被认识到的地方,是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关系极为密切,而HPV又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毒,大多数女性在一生中都有可能感染HPV,但大部分感染能够被机体免疫系统自行清除,只有少部分持续感染才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因此,我们不能因为“HPV常见”而掉以轻心,也不能因为“多数人会痊愈”而忽视筛查,尤其是在有多个性伴侣(或对方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早婚早育、长期吸烟或免疫力低下的女性群体中,HPV感染更容易持续存在,进而增加患癌风险。

宫颈癌筛查方法——早一步检查,少一分风险

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在症状出现之前及早发现问题,有效帮助女性避免陷入“确诊即晚期”的困境。目前,全国普遍推荐采用“联合筛查”策略,即同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TCT检查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是否异常,该方法操作简便、无创无痛,能有效在癌前病变阶段识别出潜在风险,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宫颈癌初筛手段之一,而HPV检测则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尤其是16型和18型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类型。两者联合筛查可显著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于已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接受宫颈防癌联合筛查是非常必要的,许多人误以为“没有症状就无需检查”,但事实上,宫颈癌早期通常无明显表现,等到出现症状时可能已进展到晚期,而区别于多数其他癌症,宫颈癌是少数能够通过定期筛查实现早期发现、并在癌前病变阶段进行有效干预乃至阻断的恶性肿瘤,定期筛查的意义正在于此——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其成为一种可防可控的癌症。

HPV疫苗——抵御病毒的“健康盔甲”

在宫颈癌的防控体系中,除了定期筛查,接种HPV疫苗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健康防线。首先要明确的是,HPV疫苗属于预防性手段,而非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是让人体提前识别HPV病毒的特定蛋白外壳,进而在真实感染时能迅速激活免疫系统,阻断病毒入侵和复制。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高危型HPV的感染风险。

关于接种建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女性的最佳接种年龄为9~14岁,即在首次性行为之前接种效果最好,即便已有性行为、已婚已育,或超过推荐年龄,接种疫苗仍可提供一定保护,降低感染和病变风险,目前国内批准使用的疫苗覆盖不同价型,可根据年龄和个体情况选择。需注意的是,对疫苗任何成分过敏者、正处于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期间、以及孕妇等人群,不建议接种HPV疫苗。总体而言,HPV疫苗安全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多为轻微且短暂,如接种部位红肿、发热或疲劳等。

2025-09-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