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含糖奔跑摔倒、老人吃饭突然捂喉、聚餐时朋友脸色发紫!这些致命意外只有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卡喉致命的克星“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掌握它,生命攸关时刻不慌乱!
气道异物阻塞是什么
气道异物阻塞是指异物进入气道,刺激气道或造成气道狭窄而产生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造成气道梗阻,从卡喉到死亡只需4分钟。
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医生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法)由美国胸外科医生海姆立克于1974年首创,是全球公认最简易实用的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技术,被誉为“生命的拥抱”。至今已成功挽救数以万计的生命,随着急救技术的普及推广,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
黄金时间抢救第一人
第一目击者指在突发事件现场第一个发现伤患,并具备急救知识/技能而采取紧急救护措施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现场的旁观者、被救者亲属或监护人、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第一目击者能否立即实施急救措施直接决定被救者生死,其关键作用无可替代。
食物、异物误入“歧路”有哪些
儿童多与进食坚果、糖果、果冻时跑跳或哭闹,口含珠类、电池等小物件玩耍误吸等相关,其中果冻这类胶状异物像软塞完全堵住气道,危险性最高。
婴儿如喂食整颗葡萄这样高风险食物而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的,抢救成功率远低于成人!
老年人因生理功能退化,更易被如骨头、年糕的硬质/黏性食物梗阻气道。
成年人抛高颗粒物进食、进食时大笑等激动行为都存在风险。
如何识别气道异物梗阻
三凹征阳性: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内陷。
海姆立克征象:突然无法说话、咳嗽、呼吸;婴儿无法哭出声音;出现典型“V”字手抓颈;面色青紫,严重时窒息、昏迷甚至死亡。
四类人群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应用于意识清醒成人、儿童经典法:“剪刀石头布”腹部冲击法。大声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鼓励被救者用力咳嗽,先尝试5次背部叩击法;使用Heimlich法:站在或跪在被救者身后,双臂环绕腰部,让被救者弯腰、头部前倾,一只手握空心拳紧抵被救者剑突和脐之间,一手握住该拳,用力快速向内反复冲击被救者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剪刀:食指中指并拢,脐上两横指处为腹部冲击点。
石头:握空心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冲击位置。
布:另一只手包裹空心拳。
应用于有意识的婴儿:背部拍击+胸部冲击。施救者前臂需支撑在膝盖或大腿上形成斜坡,将婴儿面朝下放在前臂上,用手托住头部和下颌;用另一只手掌根拍击婴儿肩胛骨之间的区域5次;如果拍击5次后异物仍未排除,将婴儿翻转为面朝上,用手托住头部;用另一只手两指按压婴儿胸骨中部5次;反复拍击婴儿背部和按压胸部,直至异物排出、恢复呼吸、咳嗽或啼哭。
应用于孕妇或肥胖人群:胸部冲击法。遇到过度肥胖者及妊娠晚期孕妇时,施救者无法用双臂环抱被救者腰部,可使用胸部冲击法代替Heimlich法:施救者站在被救者身后,上肢放其腋下环抱胸部,一只手握成空心拳的拇指侧放于胸骨中线,避开剑突和肋骨下缘,另一只手握住拳头,向后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自救:腹部冲击法。方法一:“剪刀石头布”。自救者一手握拳,拳头拇指侧顶住脐上方两横指的腹部,另一手包裹此拳后用力向内快速冲击腹部。方法二:利用固定物如椅背、桌子边缘、洗手台等硬质物品替代拳头。自救者将上腹部抵压于硬质物体上,用力快速冲击腹部。
自救者可选择单一方法,也可结合两种方法,直至异物排出。
一些易忽视的地方
婴儿需保持头颈胸的固定;头部保持低于躯干;施救者手不能遮盖其口鼻,确保气道畅通。
婴儿禁止使用腹部冲击法。
意识丧失者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纽扣电池取出后仍存在化学烧伤风险,需前往医院处置。
结语
孩子因一颗花生米窒息却束手无策,是痛心的教训!掌握Heimlich法,为所爱之人筑牢生命防线,让“生命的拥抱”在危急时刻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