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攻防战:儿科护士给家长的实用指南

小儿肺炎攻防战:儿科护士给家长的实用指南
作者:李靖   单位:暨南大学附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5060

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疾病,也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炎患儿因炎症反应易引起高热,而持续高热可能诱发惊厥。但很多悲剧其实可以通过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理来避免。

为什么孩子的小肺如此脆弱?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是肺炎的易感人群,这与其生理特点密切相关:“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孩子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功能差,黏膜阻隔病原体的能力弱;呼吸道短而窄:病原体更容易深入肺部;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尚未建立完善的防御机制;特殊体位困扰:婴幼儿长期平躺,痰液不易排出。

孩子确诊肺炎怎么办?

环境管理——创造“呼吸友好型”空间。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每天通风3次,每次15分钟;严格禁烟,二手烟会加重呼吸道损伤。

拍背排痰——关键物理疗法。正确手法:五指并拢,掌心空心如握鸡蛋,从下往上、由外向内轻叩背部,避开脊柱和腰部。最佳时间: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每次5-10分钟。

营养支持——抗炎能量补给。少量多餐,选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奶类、蛋羹、肉粥;多饮水或梨水(稀释痰液);补充维生素A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修复呼吸道黏膜)。

科学用药——避免两大误区。抗生素不是万能药:病毒性肺炎用抗生素无效,支原体肺炎需用阿奇霉素等特殊抗生素;止咳药谨慎使用:咳嗽是排痰的自我保护,强效镇咳反而不利于恢复。

战“肺”备忘录。当孩子咳嗽时,请多问自己三件事。咳嗽时长:咳嗽超过2周需排查支原体;咳嗽方式:犬吠样、喘息样、成串干咳各有其因;是否伴有发烧:持续高热提示可能为细菌或支原体感染。

小儿肺炎患儿因炎症反应更易出现高热。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时易出现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导致惊厥。

高热惊厥应急处理——黄金4分钟自救法。当孩子突发抽搐(双眼凝视/上翻、四肢强直或抽动、意识丧失),请立即执行。

放平侧卧:迅速将孩子放在平坦安全处,如地板、大床中央,头偏向一侧或侧卧,让口水或呕吐物流出,以防窒息。

解开束缚:立即解开衣领、裤带,移除眼镜、首饰等尖锐物。

清理口腔:切勿塞任何东西进嘴!只需用软布轻拭口鼻分泌物。

计时观察:手机秒表开始计时,观察抽动部位(全身/局部)、眼球方向、面色。

降温准备:惊厥停止后立即测体温,解开衣物并用温水擦浴(颈部、腋窝、腹股沟)。

绝对禁忌:不要掐人中、虎口,以免造成皮肤损伤;不要强行按压肢体,以免引发骨折;不要喂水喂药,以免呛入气管。

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理降温推荐温水擦浴(避免酒精擦浴)。若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反复发作或呼吸异常,请立即拨打120!

防患未然:筑牢宝宝呼吸防线

1.疫苗防护盾:

肺炎链球菌:可接种13价或23价肺炎疫苗。13价肺炎疫苗:6周龄-15月龄接种(3+1剂);23价肺炎疫苗:2岁以上高危儿童。

流感病毒:建议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

支原体:暂无疫苗!主要依靠隔离、勤洗手和多通风。

2.生活防护网

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初乳中的免疫物质无可替代;洗手教育:用七步洗手法,养成回家先洗手的习惯;避免人群聚集:流感季少去密闭公共场所;家庭隔离:家人感冒时戴口罩,不亲吻宝宝的手和脸。日光浴:每日早晚各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腹式呼吸训练:3岁以上儿童可进行练习。

孩子出现哪些情况需送医

1.呼吸暂停或出现呻吟样呼吸;2.口唇、指甲持续发绀;3.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吸气时明显凹陷;4.无法饮水或意识模糊;5.高热惊厥首次发作(需排查脑膜炎等病因);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24小时内惊厥反复发作;抽搐后意识不清超过30分钟。

小儿肺炎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但只要掌握气象图(早期识别)、备好防护伞(科学预防)、学会避雨技巧(合理护理),我们完全能帮助孩子安然度过。即使遭遇惊厥这样的“雷击”,冷静、规范的急救,就是为孩子撑起的生命保护伞。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