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会发展成哮喘?

过敏性鼻炎会发展成哮喘?
作者:余川   单位:岳阳市中心医院
499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二者关联紧密。数据显示,约4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发展为哮喘,这一“过敏进程”若不加以控制,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

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过敏反应,其核心症状以鼻部为主:一是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呈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亦或是交替性;二是嗅觉障碍,多因黏膜水肿、鼻塞引发,以暂时性为主;三是大量清水样鼻涕,急性反应减弱或消失时鼻涕量减少或变稠,继发感染则变为黏脓样分泌物;四是鼻痒和连续喷嚏,常每日数次阵发性发作,随后伴有鼻塞和流涕,晨起和夜晚症状更明显,多数患者有鼻痒症状,有时鼻外、软腭、面部及外耳道等部位也会发痒。

什么情况下过敏性鼻炎会发展成哮喘?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关联源于“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免疫机制。以下情况可能加速哮喘发生:

长期未控制。若过敏性鼻炎未规范治疗,鼻腔炎症持续存在,过敏原和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会通过血液循环或鼻后滴漏扩散至下呼吸道,诱发支气管痉挛。

合并过敏原暴露。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可同时刺激鼻腔和支气管。例如,尘螨粪便颗粒直径仅20微米,可深入肺泡,引发从鼻黏膜到支气管的“双重炎症”。

存在高危因素。儿童期发病:儿童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过敏性鼻炎更易累及下呼吸道。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湿疹)、食物过敏,提示免疫系统处于高敏状态。家族史:父母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子女患病风险增加2-3倍。

哮喘的典型表现

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其中喘息最为典型且易受关注,发作呈阵发性,发作间期无症状,呼吸时伴有吹哨声或拉风箱声;咳嗽也可能是哮喘症状,甚至为唯一表现(此时称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干咳为主,多在凌晨、夜间或晨起时发作,可由吸入冷空气、异味、灰尘等诱发;胸闷和气急也可能出现,但胸闷症状不典型,需通过气道激发试验等客观检查进一步确认。

阻断“过敏进程”的预防策略

环境控制:打造“低敏空间”。尘螨防控: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床罩和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湿度<50%。花粉防护:花粉季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回家后立即冲洗鼻腔和更换衣物。宠物管理:对动物皮屑过敏者,避免饲养宠物;若已饲养,需限制宠物活动范围并定期清洁毛发。空气净化: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使用地毯和布艺沙发,减少霉菌滋生。

规范治疗:精准干预炎症。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可减轻鼻腔炎症,降低哮喘风险。需按医嘱规律使用,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反跳。抗组胺药:第二代药物(如氯雷他定)副作用少,可快速缓解鼻痒、打喷嚏,适合短期或季节性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可同时抑制上下气道炎症,对合并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效果显著。免疫治疗: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是唯一可能改变疾病进程的方法,通过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过敏原提取物,诱导免疫耐受。疗程持续3-5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鼻腔冲洗:日常清洁“防护盾”。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减少黏膜水肿。建议每日1-2次,使用洗鼻器时注意:水温控制在37℃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黏膜。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鼻出血。冲洗后可配合海盐水喷雾保持黏膜湿润。

生活方式调整:增强免疫“防御力”。饮食干预:补充维生素D(可调节免疫)和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亚麻籽),减少高组胺食物(如奶酪、腌制品)摄入。运动选择:优先选择游泳等湿度较高的运动,避免在干燥、寒冷环境中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运动性哮喘)。情绪管理:焦虑、压力会通过神经反射加重气道高反应性,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

定期监测:早发现早干预。肺功能检查:高危人群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测,评估气道反应性。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后,制定针对性避免措施(如尘螨过敏者使用防螨用品)。症状日记:记录打喷嚏、喘息等发作频率和诱因,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关联并非“宿命”,通过科学的环境控制、规范的药物干预、长期的免疫调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阻断“过敏进程”。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