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是甲癣的俗称,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如念珠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等病原微生物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慢性、难治性感染性疾病。
简单来说,它就是发生在手指甲或脚趾甲上的真菌感染。感染可发生在甲板(我们通常所说的指甲盖)、甲床(甲板下的软组织)或甲母质(指甲生长的根源)。灰指甲的疾病特点:1、慢性:病程长,发展缓慢,如果不治疗,通常会持续存在甚至加重。2、难治性:治疗周期长,药物不易到达感染部位,且容易复发。灰指甲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根据真菌侵犯甲的部位和程度不同,甲的表现会有所差异,常见的有:1、甲板浑浊、增厚:指甲失去透明感,变得灰黄、灰褐或白色,并且明显变厚。2、甲板表面凹凸不平:甲质变得松脆,甲下有空隙,角质物脱落。3、甲分离(甲板与甲床分离):指甲前端与甲床分开,中间形成空腔,容易藏污纳垢。4、甲板萎缩、脱落:严重时,整个指甲被破坏,甚至脱落。甲癣与其他甲病的区别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的指甲变形、变色都是灰指甲(甲癣)。许多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指甲外观异常,例如:甲外伤:如被门夹到、长期穿不合脚的鞋。银屑病甲: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引起的指甲病变。扁平苔藓引起的甲改变。老年性指甲退化。湿疹引发的甲改变。因此,确诊甲癣不能单凭肉眼观察,须通过实验室检查(如真菌镜检或真菌培养)来确认病原体的存在。灰指甲(甲癣)具有传染性。传染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直接接触传播 :这是最直接的传播方式。自身传播 (自身接种)这是最常见的途径。患者本身患有脚气(足癣)、手癣或体股癣,用手搔抓患处后,真菌附着在手上,如果再搔抓健康的指甲,就可能将真菌接种上去,导致甲癣。人与人传播:与患有癣病(特别是甲癣、足癣)的人进行密切的皮肤接触,例如握手、共用指甲刀、互相搔抓等,有可能造成传染。但这种直接皮肤接触的传染性相对不是最强。2. 间接接触传播 :这是灰指甲(甲癣)最主要的公共传播途径。真菌孢子可以脱落并长期存活在物品上,当他人在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时,就可能被感染。比如公共浴室、泳池、桑拿房、健身房这些场所温暖、潮湿,地面和空气中常有大量的真菌孢子存活。光脚行走极易被感染。共用生活用品这是家庭内部传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共用拖鞋、鞋子或穿错袜子。共用指甲刀、锉刀,这是非常重要的传染源,因为修剪病甲时,工具上会沾染大量真菌孢子,如果未彻底消毒就用来修剪健康指甲,几乎必然造成传染。共用毛巾、脚布、浴巾,擦脚布和擦身体毛巾混用。共用脸盆、浴盆,尤其是洗脚盆共用,且未彻底清洁消毒。也容易照成灰指甲传播。3. 环境媒介传播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特别是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在以下环境中,如果皮肤有破损,就极易被感染:潮湿的土壤、腐败的植物、家养宠物:宠物(如猫、狗)也可能携带癣菌,与人亲密接触时可能成为传染源。灰指甲(甲癣)的预防措施:1. 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彻底治疗脚气、手癣,切断自身传染源。2. 不共用个人物品:严格分开使用指甲刀、毛巾、拖鞋、洗脚盆等。3. 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在公共浴室、泳池等尽量穿自己的拖鞋,避免直接光脚行走。4. 保持足部干爽透气:穿吸汗的棉袜,穿通风的鞋子,并及时更换。5. 正确处理伤口:如果指甲有外伤,要做好消毒保护,防止真菌乘虚而入。6. 工具消毒:如果家中有人患病,其使用过的指甲刀等工具必须用75%酒精浸泡或煮沸消毒灰指甲(甲癣)治疗建议灰指甲需长期坚持治疗,方法包括:1、外用药物:使用抗真菌药膏、抗真菌甲涂剂。2、口服药物:特比萘芬、伊曲康唑(需医生指导,注意肝功能监测)。3、联合治疗:严重时可外用药+口服药结合,提高治愈率。如果怀疑感染,建议尽早到皮肤科就诊,通过真菌检查确诊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