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真的“无痛”吗?产科医生揭秘真相

无痛分娩真的“无痛”吗?产科医生揭秘真相
作者:王字君   单位:川投西昌医院
838

在医学分级中,分娩疼痛被列为第二高疼痛级别,疼痛等级约10级,这种疼痛感的发生会使无数女性在分娩期间出现痛不欲生的感受。然而,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为产妇带来了福音。那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无痛分娩的知识吧!

1.什么是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就是利用各种药物在孕妈妈分娩的过程中减轻她们的疼痛感,甚至还可以使其完全感受不到疼痛感。这能减少孕妈妈因阵痛带来的折磨和痛苦,缓解其身心恐惧及产后疲惫感,让她们在生产过程中得到适当休息。因此,当宫口全开时,她们能因体力充沛而更好地配合分娩。

2.无痛分娩真的“无痛”吗?

无痛分娩(通常指硬膜外麻醉镇痛)并非完全“无痛”,但能显著减轻分娩疼痛(约减轻70%-90%)。以下是产科医生常解释的关键点:

(1)技术原理:

硬膜外麻醉:通过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入低浓度麻醉药(如罗哌卡因),阻断痛觉神经传导,但保留运动功能,产妇仍可配合用力。

镇痛效果:多数产妇痛感从10级(剧烈痛)降至3-4级(可忍受的钝痛),部分人甚至几乎无痛,但个体差异大。

(2)“无痛”的真相

    并非完全无感:宫缩压力感、下体胀感仍存在,尤其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可能有不适。

技术限制:麻醉起效需10-20分钟,且可能有一侧镇痛不全(约5%-10%案例需调整导管位置)。

(3)影响因素:

     麻醉时机:传统观念认为需宫口开3cm后实施,但现代指南支持“全程镇痛”(只要产妇要求即可开始)。

个体差异:对药物敏感度、胎位(如枕后位可能增加不适)、产程速度等均影响体验。

(4)其他镇痛方式对比:

    非药物方法:拉玛泽呼吸法、水中分娩等约减轻20%-30%疼痛,效果有限。

    静脉镇痛:阿片类药物(如瑞芬太尼)可能嗜睡,新生儿呼吸抑制风险略高。

3.无痛分娩的好处与注意事项

(1)安全性高:在各类分娩镇痛方法中,医学上使用最多且效果最明确的是硬膜外麻醉。其麻醉药物浓度远低于剖宫产,因此对孕妈妈和宝宝的生命安全基本没有威胁,安全性较高。

(2)更加方便:当孕妈妈宫口开到三指时,即可置入麻醉导管。虽然放置了导管,但产妇仍然可以自由活动,其行为、休息等基本不受阻碍。

(3)药效持久:注入麻醉药物约10分钟后,产妇的疼痛感就会明显减轻,转为类似于月经时的轻微腹痛,这种感觉会在分娩结束后消失。

(4)不用进手术室:无痛分娩的全过程由妇产科、麻醉科医生在产房内合作完成,不需进入手术室,这有助于让产妇内心更为平静。

(5)适用人群广:大多数产妇都适用无痛分娩,但有心脏病、腰部损伤等情况者,需咨询医生评估后方可决定,切勿自行做主。

4.无痛分娩的注意事项

(1)仍需配合医生用力:很多人误以为无痛分娩就和剖宫产一样,不需自己用力。其实并非如此,产妇仍需配合医生完成生产。无痛分娩旨在减轻痛感,让产妇得到休息、保存体力。进入第二产程后,产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力,以促进宫口扩张和生产进程。

(2)可能中途转为剖宫产:分娩过程中转为剖宫产,其原因通常与无痛分娩本身无直接关系,而是取决于产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如“头盆不称”(胎儿头部与产妇骨盆不相称)等。这些因素有时在分娩过程中才会显现,一旦发生,便需转为剖宫产手术。

总而言之,无痛分娩为产妇带来了福音,它能有效减轻分娩的疼痛感,提高分娩过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使产妇可以怀揣着更轻松愉悦的心情迎接新生命!

2025-07-2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