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与剖宫产妈妈的不同呵护要点

顺产与剖宫产妈妈的不同呵护要点
作者:许娜   单位:凌云县泗城镇卫生院
685

在生产过程中,产妇可能因无法顺产而选择剖宫产,也可能因胎儿过大、用力不科学而出现会阴侧切或自然撕裂的情况,随之在产妇的身体上留下了伤口,这些伤口的护理要点存在区别,只有护理到位,才能助力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顺产会阴侧切伤口护理

1.日常清洗。顺产产妇大小便后需用温水冲洗会阴,冲洗顺序是由前向后,以免污染伤口。

2.消毒。选用高锰酸钾稀释溶液、碘伏等药剂消毒伤口,还要保持伤口干燥,降低感染风险。

3.坐浴。通常伤口一周后会结痂,结痂后产妇应在医生指导下坐浴,通常每日坐浴2次,浴盆内为高锰酸钾溶液,每次坐浴20分钟左右,达到消炎的效果。

4.理疗。理疗是产后会阴切口护理要点之一,产妇可在产后24小时接受红光理疗,在距离伤口30厘米的地方进行红外线照射,每次照射15分钟左右,每日2次,可促进伤口处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与炎症吸收,还能缓解疼痛与水肿。

5.中药外敷。产后会阴切口中药外敷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清热止痛、消肿生肌等。外敷方式较多,例如产妇可用栀子酒湿敷,每次半小时,每日2-3次,因为栀子性寒,有消肿止痛、清热凉血的功效,加之酒精活血,所以可达到消除会阴切口部位水肿以及缓解疼痛的效果。除了栀子酒湿敷以外,大黄芒硝外敷、马齿苋鲜草冷敷、黄芪煮水湿敷等方法均有止痛、消肿、消炎、生肌等作用。

6.避免感染。产妇需在每日清洁会阴的基础上勤换卫生巾,穿透气性较好的内裤,以免恶露与尿液污染伤口并引发感染。拆线后3日内产妇不可剧烈运动,以免伤口裂开,同时需仰卧或侧卧,还要避免久坐或久站,减轻体位对伤口带来的压迫。

7.营养支持。产妇需多摄入鸡蛋、鱼肉等高蛋白食物,以及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还需多喝水,为的是加快伤口部位组织修复,避免因便秘而牵拉伤口。

8.观察与复查。产妇需留意会阴切口,若出现疼痛加重、渗液、红肿、发热等情况则需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护理伤口,如涂抹抗生素软膏。

剖宫产伤口护理

1.保持卫生。剖宫产产妇需在术后一周内坚持用洁净的温水擦拭伤口周围,不可用刺激性产品清洁,还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敷贴。一般伤口会在14天后完全愈合,此时产妇可以淋浴,浴后需尽快擦干身体上的水,并用酒精消毒伤口。

2.感染监测。产妇出院后,家属应协助产妇监测伤口,通常伤口会轻微红肿,而伤口部位发热、化脓、渗液、剧烈疼痛则为感染信号,需及时就医。为了防控感染,产妇可用酒精湿敷的方式缓解红肿,线头应待其自然脱落,不可用力撕扯。

3.避免腹部用力。①剖宫产一个月内产妇不可提重物,②不能进行仰卧起坐、深蹲及其他需要腹部用力的运动,③在打喷嚏、咳嗽时需压住腹部伤口。

4.穿着。产妇应穿宽松、舒适的衣物,不可因衣物过紧而反复刺激腹部伤口。

5.睡姿。产妇应在保证睡眠充足的同时选择侧卧,有效减轻腹部张力,并减小被子或衣服的摩擦与压迫。

6.营养支持。产妇要遵循营养均衡、便于吸收的原则加强饮食护理,多吃含有维生素C、锌、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菠菜、鱼肉等,助力伤口组织修复与抗炎。产妇还要适量饮水,多吃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玉米、芹菜等,为的是顺利排便,以免在排便时因腹压过高而影响伤口修复。

7.个性化护理。有些产妇容易留疤,对瘢痕护理比较在意,这就需要产妇在术后6周内避免伤口感染,6周后使用硅酮类产品,并接受激光与压力治疗,还可用按摩的方式减轻色素沉着。除针对瘢痕体质的特殊护理以外,产妇还要根据自身健康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以减小贫血、糖尿病、肥胖等情况对伤口修复带来的负面影响。个性化护理方案包括延长伤口护理周期、用药等,具体应如何帮助产妇个性化修复伤口,需要听从医生的专业指导。

产妇在顺产与剖宫产后会留下伤口,伤口护理是照料产妇的重点,产妇及其家属应了解饮食、卫生等护理知识,并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如按摩、理疗等,使产妇能减轻因伤口而带来的身心痛苦,还能尽快恢复健康,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2025-08-2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