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急腹症中,重症胰腺炎堪称“沉默的杀手”。它起病急骤,早期症状易与普通腹痛混淆,但若未能及时识别与救治,短短数小时内就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30%~50%。了解其危险信号、掌握正确救治原则,是守护生命的关键防线。
重症胰腺炎的危险信号,首先体现在“异常剧烈的腹痛”上。与普通胃肠痉挛的阵发性疼痛不同,它多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疼痛可迅速向腰背部放射,呈“束带样”束缚感,且弯腰屈膝侧卧时疼痛可能稍有缓解,平躺时则会加重。这种疼痛通常难以被普通止痛药缓解,伴随疼痛还会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咖啡色,且呕吐后腹痛并不会减轻,这与急性胃炎“呕吐后症状缓解”的特点有明显区别。除了腹痛与呕吐,全身症状的出现更需警惕。发病后数小时至1天内,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这是胰腺炎症引发全身感染的信号;同时可能伴随心率加快(每分钟超过100次)、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20次),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眼白发黄(黄疸),这是炎症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的表现。更危险的是,当病情进展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此时若未及时干预,生命将直接受到威胁。
一旦出现上述危险信号,紧急救治必须分秒必争。首先要立即停止进食饮水,因为食物和水会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加重胰腺自身消化损伤,此时禁食禁水可最大限度减少胰腺负担;同时需保持安静休息,避免随意走动或按压腹部,防止炎症扩散。随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20,就医时需清晰告知医生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以便医生快速判断病情。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炎症指标等)、腹部CT或超声检查,明确胰腺炎的严重程度。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核心是“抑制胰腺分泌、纠正器官功能紊乱、预防感染”:通过静脉输注生长抑素等药物,抑制胰腺消化酶分泌;建立静脉通路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纠正休克、维持血压稳定;若出现呼吸衰竭,需及时进行吸氧或机械通气支持;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会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炎症。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动态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胰腺炎的预防远胜于治疗。日常生活中,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保持低脂饮食(减少油炸食品、肥肉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是预防胰腺炎的关键;有胆囊结石、高脂血症的人群,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胆囊结石可能阻塞胰管引发胰腺炎,高脂血症会增加胰腺脂肪浸润的风险,定期体检、规范治疗这些基础病,能大幅降低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概率。
重症胰腺炎虽凶险,但只要能及时识别危险信号、果断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就能显著提高治愈率。牢记“剧烈腹痛不轻视、及时就医不拖延、规范治疗不盲目”,才能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抢占先机,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