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肩负着照顾和治疗病重患者的重任。然而,ICU环境复杂,患者病情危重且免疫力低下,使得护士和患者都面临着“看不见”的感染风险。这些无形的风险对患者的康复和护士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那么,在重症护理中,该如何守护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呢?
认识“看不见”的感染风险
重症患者因病情严重、身体机能受损,免疫力大幅下降,免疫系统变得脆弱不堪。此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便有了可乘之机,可能引发以下几种常见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体通过气囊与气管的缝隙侵入下呼吸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成为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的通道。
导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导致细菌进入尿路。这些感染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更可能危及生命。
守护患者免疫力的关键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护士在ICU中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以隔离病原微生物,防止直接接触患者体液和分泌物,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规范洗手程序:洗手是预防感染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护士在进入ICU前、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感染性物质后都需要彻底洗手。正确洗手包括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并确保每个手指、指甲和手腕都被清洗干净。
防止交叉感染:在ICU环境中,防止交叉感染至关重要。护士应定期进行手卫生,更换清洁手套,正确处理和清洁医疗器械等。对于感染性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使用单独的设备和器材,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病原体筛查和隔离措施:护士应协助医生进行病原体筛查,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这包括将感染性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使用单独的设备和器材,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营养支持和免疫增强: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和治疗原因,往往无法正常进食,导致免疫力下降。护士应协助营养科医生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包括静脉营养或管饲营养等。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免疫增强措施,如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接种疫苗等。
健康教育和培训:护士需定期接受感染预防培训,了解最新控制措施和操作规范,以深入认识感染风险,掌握正确预防方法。同时,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提高其意识和知识水平,共同参与感染预防和控制。
家庭护理中的延伸防护
在家庭护理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以延伸防护措施——
环境清洁与通风: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与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细菌滋生。每日对地面、桌面、家具等物品表面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
强化个人卫生习惯:患者及陪护人员应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用餐前、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
合理饮食与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维持营养均衡以增强免疫力。
减少探视与隔离措施:适当减少亲友的探视次数,如有必要探视,探视者需采取佩戴口罩、洗手等防护措施,并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对于已感染的患者,应实施家庭隔离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体温、呼吸、心率等。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合理用药与遵医嘱:在家庭护理中,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家属应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增强。
结语
总之,在ICU的每一分钟,医护人员都在与“看不见的敌人”赛跑。从手卫生到环境管理,从无菌操作到精准用药,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构筑起守护免疫力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