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护理:细节决定健康

老年病护理:细节决定健康
作者:​庾蓝玲   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94

当今我们国家老龄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所以临床上对于老年疾病的诊断和护理工作也成了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在进行老年患者护理中一定要做到身心兼顾,能够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等特点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以此来确保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那么老年病有哪些独特之处呢?对于老年病又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

一、老年患者存在的特殊心理状态有哪些呢?

    老年患者因为自身生理功能的减退,器官出现衰竭现象,在老年之后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出现变化,导致患者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心理状态。心情会表现得比较固执,不愿意和别人合作,总认为自己的经验比较丰富,所以不会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经常会失去目标,当疾病发生后会过度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容易出现一些悲伤的不良情绪。

二、老年病有哪些特点呢?

老年病往往具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的特点,老年患者平均会患有两种到三种疾病,老年疾病发病较为缓慢,大多属于慢性退行性疾病,很多时候会较难区分病理变化以及生理变化,老年疾病临床表现往往不具有典型性,比如发热之后体温上升幅度不大,疼痛的反应比较小,即便出现了急性心梗,患者也只会出现轻微不适症状。老年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中容易出现副作用,所以对于老年患者需要适当减少用药剂量。老年病还容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临床多种并发症产生,所以对老年病治疗中早期活动十分重要,需要指导患者减少卧床,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

三、老年病如何进行细节护理呢?

1、运动护理

对于老年病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十分重要,运动的强度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制定,具体强度以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为基础。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循序渐进,运动之前需要进行热身,可以通过肌肉拉伸的方式进行,每次运动的时间控制在三十分钟,每周需要进行三次到五次的运动。

2、日常护理

对于老年病患者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护理中一是需要确保睡眠的充足,如果老年患者睡眠不足会导致情绪和食欲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疾病的恢复速度受到影响,所以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十分重要。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午睡,午睡时间保持在一个小时之内最好。二是需要指导患者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保持一个较为平和的心态,对于老年病患者来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尽量避免患者在生活当中生气、发怒,如果情绪过度的紧张或者激动会导致神经受到应激反应,造成动脉血管的异常收缩,这样还会导致血压上升以及心跳加速现象的发生,患者一直处于缺氧和缺血的现象,容易导致老年病预后效果受到影响。

3、饮食护理

对于老年病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一定不能多吃,不要吃的过饱,确保大便功能的正常,在饮食选择的过程中,食用容易吸收和消化的食物。不要饮用冷饮,注意饮食的清淡也十分重要,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需要嘱咐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有黑木耳以及豆制品等。也可以指导患者适当的食用一些鱼类和鸡肉,但是不要食用高脂肪以及油腻的食物。需要指导患者尽量少食用糖类,糖属于是一种碳水化合物,而机体热量主要的来源便是碳水化合物,如果食用过多的糖类会导致人体出现热量超标现象,就会在体内堆积脂肪,导致人体肥胖的现象,这样患者的血压就会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老年病患者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少食用精制糖,可以食用一些复合糖比如淀粉、玉米等。

4、防跌倒护理

需要帮助老年患者熟悉周围环境,加深对于环境布局、方位以及设施的记忆,要积极去除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要确保地面保持平整,老年病患者不要过快的变换体位,在行动之前需要先站稳、站直之后再起步。

总之,老年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因为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导致老年疾病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这就要求老年患者对于老年病的护理知识拥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进而起到提升疾病预后效果的目标。

2025-04-0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