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时可发生高位截瘫,危及生命。一旦患病必须及时治疗,同时,做好护理,远离疾病困扰。
颈椎间盘突出症病因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会逐渐发生退变,失去弹性和水分,从而容易出现突出。
慢性劳损:长期低头工作、颈部过度劳累、姿势不良等,可导致颈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加,加速退变。
外伤:急性颈部损伤、交通事故等可导致颈椎间盘受损,进而引发突出。
颈椎间盘发育异常:颈椎间盘发育不良、结构薄弱等,也会增加发生突出的风险。
疾病因素:一些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影响颈椎间盘的健康。
遗传因素:颈椎间盘突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家庭护理措施
避免损伤。如果出现颈部损伤也会引发颈椎间盘突出症,所以在生活中不仅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做好颈部的保护,避免发生损伤,比如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遇到急刹车头部会往前冲,在此背景下,不要在车上打瞌睡。或者在参加比赛的时候做好颈椎的保护,避免快速转头,在出现颈部受伤的时候要利用颈托进行保护。
用枕适当。枕头的高低对颈椎也有所作用与影响,做到用枕适当能够保持颈椎的平直。在选择枕头的时候要以枕芯为谷物皮壳或者木棉为主,如果喜欢仰卧,则要将枕头的高度设定在5cm左右,如果喜欢侧卧,则要设定枕头高度为10cm左右。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仰卧的时候,需要将枕头的下缘放到肩胛骨的上缘,如此便可以避免颈部落空。
颈部保暖。做好颈部保暖至关重要,因为颈部受寒之后会导致肌肉血管发生痉挛,颈部出现疼痛,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症,在秋冬季节需要穿高领衣服,做好保暖,在夏季天气炎热,部分患者会大力吹风扇、空调,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在夏季也要做好颈肩部的保暖,避免受凉。
姿势正确。部分患者出现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便是日常学习、工作姿势不正确,根据实践证明,良好的姿势往往可以减少劳累,也能避免颈部损伤。如果低头时间过长,肌肉会发生疲劳,颈椎间盘逐渐老化,久而久之则会出现慢性劳损,也会引发各类并发症。在伏案工作的时候需要保持颈部正直,工作超过1h之后要起身活动,做好颈部按摩。同时,在闲暇时候也不可长时间靠在床头或者沙发上看书或看电视。
科学饮食。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椎间盘退变、突出所引发的,在生活中要多补充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可以多吃鱼肉、豆类食物。蛋白质是形成骨骼与肌肉不可或缺的元素,维生素B与E则可以缓解疲劳,但不可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部分患者颈椎间盘突出症严重,所以会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在手术之后更要注意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喝咖啡与茶,如果在手术中失血过多,还可以多吃动物肝脏,遵循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实现饮食的多样性与均衡化。如果术后患者饮食量比较少,则可以增加营养补充剂。
加强运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运动主要以医疗体操练习为主,其作用是可以实现颈部的放松,同时也可以活跃颈部的血液,起到消肿的作用。还要牵伸颈部韧带,从而放松颈部肌肉,在运动中还要增强颈部的肌肉,提高对疲劳的耐受力,增强颈椎的稳定性。需要注意到的一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选择运动疗法可以巩固效果,但是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要以休息为主,或者在旋转颈部的时候需要轻柔且缓慢,对运动幅度加以控制。
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因缺乏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与了解,在发病之后极易出现恐惧、忧郁、紧张的情绪,家属则需要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查找治愈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而且还可以采取注意力转移法,引导患者从事其他事情,或听音乐,以此可以减缓心理上的不良情况,也能更好地配合后期医护人员,促进自己快速康复。
病情监测。要定期随访,谨遵医嘱,在生活中做好功能锻炼。患者还需对颈椎的情况与症状程度加以记录,自己进行病情的评估。此外,大部分患者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虽然将髓核取出后不易复发,但是退行性变仍旧在继续,如果不及时地改变不良姿势与习惯,还会导致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通过病情监测,可以及时地与医生联系,或者当感觉颈部不舒服的时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真正地做好生活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