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检验科如何做好室内质量控制

基层医院检验科如何做好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王勇   单位:茂县人民医院
103

检验科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基层医院检验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我们需要对产生影响的各个环节和因素进行分析来制定实验室完整的室内质量控制措施。从检验各个环节入手,做好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的保证工作。在实施管理阶段,检验人员需要对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等多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室内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完善室内质控管理制度

一个实验室的检验水平可以通过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和质控质量的提升得到保证。实际工作中,检验人员首先保证一切实验操作按标准操作流程实施,这是确保整个检验科整体管理质量的基础。

实施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室内质控管理制度深入贯穿落实,可根据具体测定的项目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质控方法。实验室应不断完善室内管理制度,确保固定频次的室内质控结果达到自己设定的质控规则,才能审核发放检验报告。

当固定频次的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要我们检验人员仔细分析、查明失控原因并按步骤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须再次进行室内质控,只有室内质控结果达到预期范围,实验室方可审核发放检验报告。科室负责人应不定期抽查室内质量控制开展情况,及时分析总结,完善室内质控管理制度。

保证仪器、试剂和质控品的管理质量

在做室内质控检测前,应对整个分析系统(包括检验设备、试剂、室内质控品和校准物)进行检查,确保整个分析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仪器、试剂、质控品等都是保证检验分析的关键因素,也是室内质控的核心部分,在实施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室内质控结果会受到仪器、试剂、质控品的影响,想要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就需要保证整个分析系统有稳定的性能。

实际操作中,检验人员应该对仪器的使用方式、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解并尽量掌握,仪器在使用的前后,按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清洁,注意仪器的定期保养、维护和校准,若存在故障,需及时排除故障。检验科内的相关试剂和质控品按规定条件进行保存并保证均在有效期内。实验室所用试剂尽量使用原装试剂,不得随意更换,因为所使用的试剂不同,检测方法和参考范围也存在不同,不利于室内质量控制的管理。

实验室需要重视质控品的选择,稳定性是质控物的重要指标,理想的质控物可以在特定的保存条件下,稳定保存1-2年,我们应尽量选用有效期相对较长的同批号质控物,因为频繁更换质控品批号不利于质控数据的积累,不利于室内质量控制的管理。

增强检验人员的室内质控意识

检验人员是一切质量控制的主体,基层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检验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操作,按时按质完成室内质量控制。检验人员应本着对临床负责,对病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室内质量控制工作。

在基层检验工作中,由于样本量相对较小、仪器可能也不是最先进的,而室内质量控制的成本也不低,这样就导致很多基层医院忽略了室内质量控制的必要性。恰恰相反,作为基层的检验人员更应该重视室内质量控制,增强质控意识,要意识到完整的室内质量控制是监测仪器稳定性和试剂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措施。

基层医院检验科可以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培训学习或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学习更为科学的室内质量控制措施,不断增强检验人员的质控意识来保证检验质量。

小结

基层医院检验科应不断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来满足日益发展的医院诊疗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应从仪器、试剂、质控品质量管理入手,加强检验人员对室内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完善的室内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确保为病人出具一份准确的检验报告。

2025-08-2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