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指南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指南
作者:陈思佳   单位:阆中市中医医院
401

胫腓骨骨折多由暴力创伤引发,手术能有效复位固定骨折端,但术后康复至关重要,科学的护理和训练直接影响愈合质量与功能恢复。本文从术后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及饮食生活建议四方面提供指导。

术后护理:奠定康复基础

1.伤口与敷料管理

术后 1-2 天伤口轻微渗血属正常,若敷料浸透需及时更换。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未拆线前避免沾水,洗澡可用防水保护套。术后 10-14 天拆线,拆线后观察 3-5 天,确认伤口无异常方可正常清洁。若发现伤口周围发红、发热、疼痛加剧或有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防感染。

2.肢体位置与肿胀控制

术后1-2周需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小腿下垫软枕,使膝关节屈曲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术后 48-72 小时为肿胀高峰期,可间歇性冷敷(每次 15-20 分钟,间隔 1-2 小时),用毛巾包裹冰袋防冻伤。若肿胀持续加重,伴皮肤苍白、麻木等,可能是血液循环障碍,要立即联系医护人员。

3.疼痛管理

轻度疼痛可通过抬高患肢、放松情绪缓解;中重度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阿片类镇痛药,并按时按量使用,不要擅自增减剂量。听音乐、深呼吸等也能辅助止痛。若出现突发性剧烈疼痛或疼痛性质改变,需排查骨折移位、感染等异常。

康复训练:分阶段循序渐进

1.早期阶段(术后 1-4 周)

以被动活动和静态训练为主,避免骨折端受力。术后第 2 天开始足趾屈伸练习,每次 10-15 分钟,每天 3-4 次。术后 1 周进行踝关节 “泵式运动”:勾起脚尖保持 5 秒后放松,再向下踩,重复 20 次为一组,每天 3-5 组,防深静脉血栓。同时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仰卧绷紧大腿肌肉,使髌骨上移,保持 10 秒后放松,每组 20 次,每天 4-6 组,防肌肉萎缩。

2.中期阶段(术后 5-8 周)

经 X 线确认有骨痂生长后,逐步增加主动训练。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坐于床边,缓慢屈伸,范围由小到大,每次 15 分钟,每天 3 次。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伸直膝关节,将患肢抬离床面至 30° 左右,保持 10 秒后放下,每组 15 次,每天 3 组,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此阶段可借助拐杖进行部分负重行走,初始负重约为体重的1/4,并根据愈合情况逐渐增加,避免因过早完全负重而导致内固定松动。

3.后期阶段(术后 9-12 周及以后)

骨折基本愈合后,进行综合功能训练。膝关节屈伸训练:坐于椅子上,缓慢弯曲至最大角度,保持 5 秒后伸直,每组 20 次,每天 3-4 组。步态训练:在康复师指导下调整姿势,从双拐过渡到单拐再到独立行走,避免跛行。还可进行上下楼梯训练:先练上楼(健肢先上,患肢跟进),再练下楼(患肢先下,健肢跟进),每次 5-10 分钟,每天 2-3 次,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并发症预防:警惕潜在风险

1.深静脉血栓(DVT)

表现为患肢突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引发肺栓塞。预防措施:早期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训练;卧床时定时翻身;高危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若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2.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术后 3 个月仍有局部疼痛、压痛,X 线显示骨折线清晰无骨痂生长即为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为预防此情况,应遵循康复原则,避免过早负重;营养不良者需加强营养,补充钙、维生素D及蛋白质;吸烟患者须严格戒烟。需定期复查 X 线,监测愈合情况,必要时二次手术。

3.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

多因术后缺乏及时训练所致。要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即使在疼痛耐受范围内也要适度活动。若已出现关节僵硬,可配合热敷、理疗以改善血液循环,再逐步增加活动度训练,切忌暴力拉伸。

饮食与生活建议:辅助促进骨折愈合

1.营养支持

术后1-2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鸡蛋羹、瘦肉粥等,并应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3 周后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每天 500ml)、豆制品等;补充维生素 D 促进钙吸收;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肉、牛肉等。每天保证 1500-2000ml 饮水量,防便秘和泌尿系统感染。

2.生活习惯调整

术后要戒烟限酒,避免影响骨骼血供与愈合。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利于骨痂生长。长期卧床者每 2 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防压疮;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3.复查与心理调节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应各进行一次X线检查,以评估愈合情况并调整康复计划。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情绪,家属应予以鼓励,患者也可与医生沟通、加入互助群体以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需多方配合,遵循科学原则,做好各方面护理与训练,才能最大限度恢复功能,早日重返正常生活。耐心与坚持至关重要。

2025-08-2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