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气道护理,主要包括维持气道通畅,预防和纠正低氧,维持人工气道功能,痰液引流,预防误吸等。人工气道建立后破坏了气道的原始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对气道的防护作用减弱,如果气道处理不当,可引起相应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疾病恶化、住院天数及医疗成本上升。有研究显示,在ICU患者中,有40.6%的患者存在气道感染。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可以防止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充分发挥人工气道的疗效。
一、危重症患者的气道护理的重要意义
气道湿化是气道保持天然潮湿的基础,是保证气道正常运转的关键。通常情况下,人的气道由上皮细胞及其他细胞组成,以维持气道的湿润与洁净。但在临床上,因病情或呼吸机等因素介入,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易受损,出现干燥症状。气道的干燥可引起气道发炎及发炎,引起咳嗽反射功能减退,令痰更浓及较难清除。这不但加重了患者的不适,而且还会造成气道堵塞,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引发肺炎。另外,气道的干燥也有助于病菌及病毒的滋生,从而提高了呼吸系统的传染几率。
二、危重症患者气道湿化处理
目前,对危重患者进行气道湿润处理的主要措施有多种。
(一)气道湿化
采用机械通气等特殊仪器对气道进行合理调控,实现湿润度的精准控制,保证了气道湿度适宜性。但此方法对手术器械及技术的需求很大,对医务工作者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对手术操作及相关的理论基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人工气道湿化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状态,防止空气湿度太大或太小,导致患者感觉不舒服、呼吸困难。为保证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应加强对湿化的护理。
(二)保持口腔湿润
可通过增加患者饮水量或使用口腔润湿剂,能提高气道的湿度,减轻气道的干涩。但有些危重症患者,仅通过口腔饮水不足以满足需求,必须与其他湿化治疗相结合。
(三)雾化吸入疗法
利用雾化器将药液与水一同送入气管内,既能湿化气道,又能配合用药,对部分黏液较重的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在使用喷雾时,应保持雾化器的洁净,以防止出现感染。
气管造口术后切口的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气切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其中,术后切口感染又是最常见的。所以,在进行气割手术时进行标准化的创伤护理对于提高人工气管的效果十分重要。在国内,大多数医生都是采用常规的无菌绷带,而国外的研究则建议采用水胶体敷料,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气切周边的炎症材料的吸收,在选用的时候,护士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条件来决定。
三、气道湿化疗效评价
(一)改善肺功能
气道湿化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方法,对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首先,气道湿化可通过增加气道水分,减轻黏膜水肿,降低痰液黏稠度,进而增强了气道的通畅性,减小了气道的阻力。其次,气道湿化可以加速气道分泌物的排出,降低了滞留在气道中的黏液,从而维持气道的正常开放。另外,气道湿化治疗可明显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量,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增加机体供氧。总之,气道湿化治疗对患者的肺功能是有利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肺组织及氧饱和度。在实际操作中,对气道湿化疗效的评价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处理进程加以全面的评价。深入研究气道湿化对肺组织损伤的作用,为肺损伤防治提供新思路。
(二)优化精神状态
气道湿化对减少医院内的感染及相关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气道湿化可显著减少病原菌的数目及毒性,并可减轻其对气道黏膜的侵袭,进而降低其发病概率。其次,湿化治疗可减轻气道黏膜损害,减轻气道干燥症状,防止气道黏膜发炎及损害,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三)提升满意度
首先,就换气能力而言,患者的呼吸速率可以慢慢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因为疾病的严重性,患者的呼吸经常是加速的,以呼吸短促为特征。通过对呼吸训练、体位调整等积极的呼吸康复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呼吸频率趋于平稳,减少呼吸肌肉的负荷,改善呼吸效果。比如腹式呼吸练习,患者可以更好地使用膈肌来进行呼吸,从而提高肺部的通气能力。其次,从通气能力上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等各项指数均有明显提高。对于危重患者来说,经常会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情况,因此,采用氧疗、呼吸肌锻炼等呼吸康复措施,能够增加机体对氧的吸收,减少CO2的排放,从而改善肺功能。
(四)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首先,加强与护士之间的紧密交流与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关怀,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护士要善于倾听患者的忧虑与忧虑,并给予正面的回答与鼓舞,使患者建立起克服疾病的自信。其次,通过对患者进行呼吸康复锻炼,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与压力。比如冥想,放松训练等,都能使患者得到放松和减压。此外,由于呼吸机能的提高,患者的体质逐步改善,亦可增加患者的心理安全与信心。
(五)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首先,高质量的医疗保健能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受护士的专业程度、服务态度和交流技巧的影响。比如,护士如果能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回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对患者的生活需要进行关怀,这些都会使患者感觉到温馨与关怀,从而提升了他们的满意度。其次,患者的满意程度也与呼吸功能恢复治疗的成效密切相关。若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则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
四、气道湿化治疗对危重患者的发展趋势
气道湿化治疗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危重病治疗方法。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气道湿化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结合基因检测和生物标记物监测等手段,进一步探索个性化诊疗方案,为临床提供新思路。其次,气道湿润疗法将向智能化、便携式方向发展,将智能终端技术与远程监测系统融合,以达到对患者的远程监测与诊疗,提升诊疗的便利性。同时,气道湿化与其他疗法相融合,达到更为整体、协同的疗效。气道湿化治疗在危重病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今后的研究将更加重视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从而为危重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危重患者进行了护理评价,干预措施和结果评价,以期为危重患者的呼吸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因此,临床实践中,护士要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研究为危重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