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作为常见疾病的一种,在人们工作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其发病率也日趋升高,并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给很多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探讨,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科学护理比复杂治疗更能决定康复效果。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结构与精密的减震系统相似,椎间盘在其中如夹心软垫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当人们长期劳损或突然受伤,软垫外层会破裂,导致内部物质外溢,压迫神经,出现腰部麻木或疼痛等情况。通常办公室久坐族、肥胖人群及体力劳动者是高危群体,需要格外注意。
用药护理
通常在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患者会突感剧烈疼痛,以致站立难安。因此,药物护理非常关键。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同时注意胃肠道保护。在进行药膏外部涂抹时,需要沿着患者两侧脊柱进行纵向轻推,避免用较大力度进行揉搓。一般使用肌肉松弛剂可能会使患者嗜睡,所以在用药期间要避免驾驶。
日常防护要点
一般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保持坐姿时,腰部可垫上靠枕,同时每半小时起身活动一次,避免久坐发病。在站立时,可以双脚进行交替,使腰部负担有效减轻,如果需要长久站立,可选择弹力适中的运动鞋。日常可选择侧卧睡姿,同时在两腿之间可以夹一个软枕,在平卧时,可以在膝下垫上薄一点的枕头。在进行家务劳动时,可以单脚踩矮凳,减少弯腰,在进行晾衣时,选择使用升降晾衣架,避免腰部受压。如果需要搬重物,需要牢记使物体尽量贴近身体,肘部贴近躯干,保持重心贴近人体中线,并可选择使用带滑轮的收纳箱,以减少腰部受压。在夏天,需要避免空调对腰部直吹,在冬天,可以使用暖水袋对腰部进行热敷,加速腰部血液循环。同时,在日常穿衣时,需要尽量做好腰部保暖,避免着凉。
运动康复训练
一般在急性发作期,可以选择较硬的床垫,同时以休息为主,可以在疼痛症状缓解后,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预防神经根发生粘连。在恢复期,可以进行核心肌群强化训练,降低发作频率。练习“小燕飞”时,患者保持俯卧位,四肢向后充分伸展,抬头挺胸,每次可保持5s,并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进行练习。还可以坚持平板支撑,使腰腹稳定性可以逐步增强。在训练中,还可以加入一些柔韧性训练,例如瑜伽中的猫式动作:双手双膝撑地,呼气时塌腰,吸气时拱背,以不断改善脊柱的灵活性。还可以练习太极中的云手,在站立状态下缓慢进行划圈动作,使腰部协调性得到锻炼,每次练习15分钟。
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可能出现焦虑情绪,影响预后。因此,心理护理同样不容忽视。需要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疼痛管理认知,由于疼痛具有波动性,短期加重疼痛一般属于正常反应,避免患者过于焦虑。可以学会运用注意力转移法,在疼痛时选择冥想放松、深呼吸或者听轻音乐,使身心保持较为放松状态,有效缓解疼痛。同时,家庭支持也非常重要。家属可以陪同患者一同练习康复操,同时做好陪伴,这能使其内心充满安全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进而更有勇气面对疾病康复,增强其依从性。
调整生活习惯
体重管理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一项重要康复方法,通过减轻体重,能够有效减少腰椎负荷。在日常饮食中,可以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减少主食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合理控制饮食。在饮食中还需要注意钙质的合理补充,同时配合晒太阳,加速维生素D的合成。在日常着装时,尽量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以免对腰椎造成损伤,鞋跟避免超过3厘米。每日佩戴腰部运动护具的时间避免超过4小时,在进行运动时,可以合理佩戴有支撑的护具,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腰部,避免受伤。
规范化的日常护理能够避免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腰椎健康同样需要关注,日常保持正确坐姿,配合科学的锻炼方法,每个细节都是守护腰背健康的重要内容。希望本文能为大家增加更多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知识,帮助更多患者早日康复,尽快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