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是人类最基本的视觉系统,其构造非常精密和复杂。孩子们的视力还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的脆弱和敏感。如果孩子们的眼睛遇到了不适当的情况,他们会因为语言表达有限,难以说清自身感受,因此常通过频繁眨眼缓解眼部不适,这样才能减轻他们的眼睛的不适。一些父母认为这是孩子顽皮,有意模仿别人的动作,就没有过多关注;还有一些父母却在为自己的小孩感到担忧。其实,小孩经常眨眼睛的理由相当多,也许只是一个无害的习惯性举动,也许是眼部向我们传递的“求救信号”。
一、干眼症是什么
正常情况下,泪水会均匀地分布在眼部周围,并且会在眼部周围产生一种叫作泪滴状的液态薄膜。泪膜由外至内分为三层:脂质层、水液层、黏蛋白层。其中,脂质层可减少泪液与空气的直接接触,降低水分蒸发;水液层可保持眼部湿润,而黏液层则可以减小泪膜的表面张力,以达到保护眼部的目的。泪膜不但能保护眼球,让眼睛保持舒适,也能改善视力。泪膜将眼泪均匀地涂布在角膜表面,使其保持光滑,使光线顺利通过角膜进入视网膜,从而保证清晰视觉。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泪液的质、量或动力学异常,从而导致泪液的稳定性下降,并伴随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的组织病变。
干眼症的症状包括:眼干、眼痒、有异物感、疼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等,同时还会有视疲劳等症状。当眼睛比较干燥,基本泪液分泌不足,就会刺激泪腺反射性泪液分泌,导致经常流泪,严重时可能出现眼睛红肿、充血、角膜上皮角化及损伤,并伴有丝状物粘连等症状,若长期不干预,角结膜病变会逐渐加重,进而影响光线折射,导致视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怎样防止干眼症
儿童频繁揉眼可能进一步损伤角膜上皮,加重干眼症症状,家长需及时干预。
一是要经常眨眼睛。长期注视同一方向会导致眨眼次数减少、泪液蒸发加快,引发眼疲劳,进而诱发干眼症。所以要注意休息,多眨眼,避免连续用眼过久,可防止眼睛过度疲劳。除此之外,学习环境和姿势也非常关键,眼睛与电脑屏幕距离保持60cm左右,视线向下倾斜30度,既能放松颈部肌肉,又能减少眼表暴露面积,减轻眼疲劳。儿童自控力较弱,家长需监督其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每次不超过 20 分钟),避免频繁用脏手揉眼。
二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维生素A(动物肝脏、胡萝卜)可维护眼表健康,维生素C(柑橘)具有抗氧化作用,维生素B1具有滋养神经的作用,维生素 E 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眼组织细胞。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食用含有上述维生素的食品,如:粗粮、豆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1,柑橘等水果含有维生素C,核桃、花生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可以增加眼部的营养供给,减轻眼睛疲劳。
三是在使用电脑、手机和平板等电子设备时,应尽量防止强烈的光线直接照射在屏幕上。强烈的光线直接照射在屏幕上,会使视力变差,眼睛需频繁调节以适应强光或反光,这样才能获得更清楚影像,容易导致眼疲劳。在使用电脑、手机和平板时,避免将电脑放置在正对窗口或窗口后方,防止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在电脑上或者被反光到电脑上。另外,电脑、手机、平板等不要在过于黑暗的环境中使用,晚上使用上述这些器材时,要尽可能将灯光打开。
四是经常进行眼部锻炼。经常进行眼部运动可以起到调整和松弛眼部周围的肌肉、减轻疲劳的作用。如每天远眺绿色植物 5-10 分钟,或缓慢转动眼球(上下左右各 5 圈),可缓解眼疲劳。
干眼症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类眼病,对患者的视力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全面了解干眼症的相关知识,对防治至关重要。对儿童而言,还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频繁用手揉眼等习惯相关。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用眼环境以及学习习惯,防止干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