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胸闷、头晕 如何自救?

突发胸闷、头晕 如何自救?
作者:阳凤   单位:仁寿县禾加镇卫生院
1260

日常生活中,突然出现的胸闷、头晕可能让人措手不及。这些症状看似常见,却可能隐藏着心脏、血压或代谢等方面的问题。掌握正确的家庭急救方法,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或家人争取时间,降低风险。送您一份急救指南,从识别症状到科学应对,手把手教你做好家庭急救。

快速识别:分清胸闷、头晕的“危险信号”

胸闷和头晕的成因复杂,不同伴随症状提示不同问题,准确识别能让自救更有针对性。

心脏相关信号:胸闷表现为胸口压榨感、憋闷,可能伴随左肩或下颌疼痛、出冷汗,多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可能与心脏供血不足有关;

血压异常信号:头晕时感觉天旋地转或头部昏沉,伴有眼前发黑,若同时出现胸闷,可能是血压骤升或骤降导致,高血压患者若近期停药或情绪激动易出现此类情况;

代谢异常信号:头晕伴随心慌、手抖、出汗,可能是低血糖引起,尤其常见于未按时进食或糖尿病患者;若胸闷时伴有呼吸急促、口唇发麻,可能与过度换气有关,多由情绪紧张诱发。

即时自救:分步骤做好关键处理

突发胸闷、头晕时,科学的即时处理能缓解症状、避免恶化,核心原则是“保持稳定、快速应对”。

1.通用急救步骤

立即停止活动:无论正在做什么,应马上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站立或走动加重不适。若处于拥挤环境,尽快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保持呼吸顺畅;

调整体位:胸闷明显时可采取半坐卧位,背后垫靠枕,让上半身略抬高,减轻心脏负担;头晕严重时选择平卧位,头部稍低,增加脑部供血,避免突然起身;

稳定情绪:紧张焦虑会加重症状,可通过缓慢深呼吸调节——用鼻子深吸气4秒,屏住2秒,再用嘴缓慢呼气6秒,重复几次,帮助平复情绪和呼吸节奏。

2.针对性处理措施

怀疑心脏问题:若胸闷伴随胸痛、出冷汗,休息后无缓解,可舌下含服备用的急救药物,同时立即呼救;

怀疑血压异常:家中有血压计的话,可在休息5分钟后测量,若血压明显升高且无禁忌证,可按医嘱服用降压药;若血压偏低,可适当饮用温盐水,平卧时抬高下肢;

怀疑低血糖:若头晕伴随心慌、出汗,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果汁、饼干等,10-15分钟后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若未改善需及时就医;

怀疑过度换气:因情绪激动引发呼吸急促、胸闷时,可用纸巾卷成筒状罩住口鼻,让呼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吸入,缓解碱中毒导致的不适。

家庭急救准备:提前做好“应急储备”

日常做好急救准备,能在突发状况时更从容应对,减少慌乱。

常备物品清单:家中可准备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体温计等基础监测工具;根据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备好常用急救药物,标注有效期并定期更换;同时准备急救包,包含纱布、碘伏、创可贴等基础用品;

关键信息记录:写下家庭成员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过敏史)、常用药物清单,贴在冰箱等显眼处;保存附近医院急诊电话、家庭医生联系方式及紧急联系人电话,确保老人和儿童也能找到;

急救技能学习:家庭成员可共同学习基础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希急救法等,了解操作要点,必要时能为他人争取宝贵时间。

何时必须立即就医?这些情况别拖延

并非所有胸闷、头晕都能通过家庭自救解决,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胸闷、胸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头晕加重导致晕厥、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采取针对性处理后,症状仍持续或反复出现;首次出现此类症状,且原因不明、程度较重。

预防为先:减少突发风险的日常习惯

基础疾病管理:有慢性病的人,需规律用药、定期复查,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保持病情稳定;

生活方式调整:保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减少熬夜和情绪波动;

环境安全保障:家中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闷热或缺氧环境;老年人活动区域减少障碍物,防止因头晕跌倒;浴室、卫生间安装扶手,降低意外风险。

2025-07-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