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了?中西医联手来帮忙!

肺炎了?中西医联手来帮忙!
作者:黄剑锋   单位: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426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身边咳嗽、发烧的人多了起来,有些人一查——肺炎!肺炎可不是小事,轻则咳嗽胸痛,重则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不过别慌,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不少办法来对付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肺炎的那些事儿,看看中西医如何联手,帮你更快康复!

一、肺炎是什么?

肺炎就是肺部被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或者因吸入异物、烟雾等刺激导致肺组织发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尤其高烧不退)、咳嗽(可能带黄痰或血丝)、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呼吸困难(感觉气不够用)、乏力没胃口。肺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婴幼儿、老人、免疫力差的人(如糖尿病患者或长期吃激素的患者)更容易中招,甚至可能发展成重症。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高烧不退或呼吸急促,一定要及时就医,别硬扛!

二、西医怎么看肺炎?

西医对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主要包括:

1.诊断方法

医生会先用听诊器检查肺部是否有湿啰音等异常呼吸音。接着可能安排胸片或CT检查,直接观察肺部感染的范围和程度。同时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痰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帮助判断是细菌、病毒还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这些检查综合起来就能准确诊断肺炎类型。

2.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肺炎采取"对因治疗+对症支持"的策略。针对细菌性肺炎,医生会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对病毒性肺炎完全无效,滥用反而会带来危害。若是流感病毒引发的肺炎,则会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同时,医生会使用布洛芬等退烧药控制发热,右美沙芬缓解干咳(但痰多时不宜强行止咳)。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氧疗甚至呼吸机支持。

三、中医怎么看肺炎?

中医没有“肺炎”这个病名,但根据症状,它属于“肺热病”“风温”“咳嗽”等范畴。中医认为,肺炎多因外邪(如风寒、风热)侵袭肺部,导致肺气壅滞,痰热内蕴。

1.辨证分型

中医治肺炎讲究“辨证施治”,常见证型包括:

风热犯肺:发热重、咳嗽痰黄、喉咙痛,舌红苔黄。

痰热壅肺:咳喘剧烈、痰黄稠甚至带血,胸闷,舌红苔黄腻。

气阴两虚(恢复期):低热、干咳少痰、乏力口干,舌红少苔。

2.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肺炎讲究"辨证施治",不仅针对症状,更注重整体调理。针对不同类型,中医师会开具不同方剂:风热犯肺常用银翘散、桑菊饮;痰热壅肺多用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恢复期气阴两虚则选用沙参麦冬汤等。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金荞麦片也常用于辅助治疗。此外,针灸通过刺激肺俞、尺泽等穴位帮助止咳,食疗方面推荐川贝炖梨润肺、白萝卜蜂蜜水止咳等温和疗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药讲究因人而异,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切不可自行配药,以免适得其反。这种整体调理的治疗理念,往往能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减少后遗症。

四、中西医结合,效果1+1>2!

单纯用西医抗生素,可能杀灭病菌但遗留咳嗽、乏力;单纯用中医,重症感染时可能力度不够。两者结合,往往能更快缓解症状、减少后遗症。

1.急性期:西医为主,中医辅助

细菌性肺炎:用抗生素+中药清热解毒(如鱼腥草、黄芩)。

病毒性肺炎:抗病毒药+中药抗病毒(如金银花、连翘)。

2.恢复期:中医调理,防复发

抗生素停用后,用益气养阴的中药(如黄芪、麦冬)帮助修复肺功能。配合艾灸、拔罐改善体质,减少反复感染。

3.预防阶段:增强免疫力

西医建议: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

中医建议:平时可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提高抵抗力。

五、肺炎护理小贴士

多休息,别逞强:肺炎最怕劳累,一定要充分休息。多喝水,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适当吃百合、银耳润肺。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冷风。戒烟! 吸烟会加重肺部损伤。

六、什么情况必须去医院?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别犹豫,赶紧就医:

1.高烧3天不退,或体温超过39℃。

2.呼吸急促(每分钟>30次)、嘴唇发紫。

3.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可能是重症肺炎)。

总之,肺炎不可怕,关键是要科学应对。西医快速控制感染,中医调理促进康复,两者结合能让身体恢复得更快、更彻底。当然,预防胜于治疗,平时注意保暖、增强体质,才能让肺炎远离你!

2025-08-28
分享    收藏